標籤: 職場筆記

  • 改變大腦想法就有收穫 有多堅持就會有多成功

    改變大腦想法就有收穫 有多堅持就會有多成功

    文 / 圖解力教練 邱奕霖


    圖/ 圖解力教練 邱奕霖


    當你40多歲,從第十份工作中辭職……,你的心情會是如何?腦中想的又是那些事呢?自從年紀過30後,一直覺得時間過好快。不知不覺就即將迎來40大關,大叔很快地就將成為阿伯了~滿滿的焦慮是一定的,作者是如何翻轉甚至翻身?

    竟然一切,都是從“腦袋”開始!?這本書中提到很多大腦的科普知識,但我最有印象的莫過於:「越重複過去經歷的事,越容易因相同化學物質而中毒」,這點就可以理解,為何我們總是吃習慣的餐點、走習慣的路,看習慣類型的電影,因為一來是大腦既有迴路的強大、二來是可預期的收穫。如同上癮般誘使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無限循環之中,然後,時間無情地過,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所以我們可以做什麼來切換無意識到有意識呢?答案是

    1.【學習新知】

    看起來很老生常談是吧!

    但大腦神經迴路就像交通系統,當你越常重複那條路就會升級,好像從平面道路升格為高速道路,很難任意的更改。

    因此,你可以透過以下方式重塑你的大腦

    #陌生旅行

    #拓展興趣

    #改變生活工作環境

    #學習

    #冥想

    #走路運動

    #睡眠

    還有一點,就是⋯⋯

    2.【自我覺察】

    你可以試試觀察日記,來幫助自我切換意識,同時也可以透過想像,來設計你的大腦。因為根據研究,我們的大腦無法有效分辨真實與想像,這也呼應了,你的人生都取決於你的想像。你覺得不可能、做不到,大腦就越這麼想,事實也就這麼成真了。

    本書的作者高鶴俊,正是透過這樣的大腦自我改造計劃,打敗了負向思考(很大原因是因為你的額葉不夠強大來壓制你的邊緣系統),甚至因此成為大腦思考的推廣者翻轉了自己人生。

    加入百young生活,讓你心情每天更young!

  • 用圖解來拆解古人的愛恨情仇

    用圖解來拆解古人的愛恨情仇

    文 / 圖解力教練 邱奕霖


    圖/ 圖解力教練 邱奕霖

    說到古人,你會想到什麼?

    「無聊、老掉牙、八股、與我無關……?」

    那麼,強烈推薦你可以看看《談情說愛,古人超有哽》一書,因為你會看到過往關於這些古代名人,你所不知道的精彩內容,但是更重要的。

    以資訊圖解或傳達的角度來看,我更佩服作者怡慧老師這本書的架構的設計,以及其豐富的閱讀量(才能如此輕易引經據典信手拈來)。

    1.秀問題,尤其要搭配情境-本書以學生寫信給老師表達自己在愛情上的困擾為每篇的開頭。

    2.給見解,這裡很關鍵,因為往往容易成為說教、雞湯無法獲得共鳴,因此怡慧老師很厲害地運用了幾個元素巧妙整合。

    #給故事有共鳴,搭配著古人故事與名言詩詞

    #給理論有依據,搭配問題解決等理論,讓每個問題不只是產生共鳴,更能兼顧理性來分析與拆解。

    #給模板有方法,天啊!這本書豐富的圖解思考模型,確實讓我大吃一驚,提供思考模板讓閱讀者按部就班地完成,讓回答這件事變得更有架構與內容,有興趣可以看看附圖喔。

    圖解力教練 邱奕霖

    就這樣在整體呈現“有用”的資訊傳達架構下,可以了解常見的戀愛問題與回應的方法後,如何撕掉過往大家對於古人的“標籤”,偷渡“有趣”以及為讀者打開探究古人世界的大門呢?

    那就是【共鳴】!

    每次在視覺筆記課上我總會說

    文字轉換成圖像的一大關鍵在於取捨,你必須知道閱讀者對於那些圖像元素是有共鳴的,如同古代世界的用語與職位等訊息距離我們遙遠,能做到,就是用新的詞彙取而代之(但要主要合理性喔)。

    書中出現古人的精美插畫外,包含許多像流量之王、王牌作詞人、圈粉、打卡曬恩愛、女神、歌手、米其林餐廳、鐵粉等等現今常用詞彙,(真心覺得還可以以古人為題推出一本個人品牌精彩攻略)

    都讓我讀起來超有共鳴且印象深刻

    以下挑選兩位古人,分別是陸游與柳永

    圖解力教練 邱奕霖

    圖解力教練 邱奕霖

    除了既有的標籤與代表作外,兩者的愛情世界也是落差極大,這裡就不爆雷了,歡迎大家可以購書來細細品嚐。

    • 你可以從資訊圖解與傳達來拆解這本書
    • 你可以從戀愛學來閱讀這本書
    • 你可以從新書古文詩詞來賞析這本書
    • 你也可以抱著看八卦故事來看看精彩古人戀愛史

    相信無論如何,你都能從多個角度從中獲得很多啟發與收穫。

    加入百young生活,讓你心情每天更young!

  • 無限賽局的3個啟發 不被冒牌信念帶著走

    無限賽局的3個啟發 不被冒牌信念帶著走

    文 / 圖解力教練 邱奕霖


    圖 /圖解力教練 邱奕霖

    我是作者賽門西奈克的粉絲,第一次認識他是因為看到TED《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action》演講,對於透過黃金圈把過去抽象、難理解的概念,以三個圓圈來說明,也是視覺引導很棒的示範,這部分我想透過下本書【找到你的為什麼】來跟大家分享。

    那麼,回到這一本《無限賽局》,裡頭提到的一個主要概念,就是有限與無限賽局的差異,有限賽局,像大家熟悉的球賽、競賽。

    • 普遍會有固定、已知的參與者,你會知道你的對手是誰。
    • 明確、固定的規則。
    • 清楚、具體的目標,如比賽分數高者獲勝、躲避球剩下最多人等,當完成目標比賽也結束了。
    • 會有輸家、贏家。

    但是,很有趣的是,偏偏在我們的人生當中,我們所處的生活、職場、商業環境,大部分是無限賽局的模式,尤其是在這變動快速的現況下,你很難說,我就是世界第一的公司,因為你可能是用你的產品的市佔率來衡量,但可能別人在消費者滿意度上是第一,因此這樣的比較是沒有太多意義的。 

    由於無限賽局具備下特徵:

    • 沒有明確輸贏,只有誰能持續存活下去,或是資源耗盡出局。
    • 重點在於持續下去。
    • 沒有終點、沒有固定、已知的參與者。
    • 沒有明確、固定的規則,頂多是暫時的共識或基本規劃,你可以自訂規則。

    而相比之下,很有意思的是兩種思維帶來不同的思考與態度。像是有限思維總是會問「這件事對我有什麼好處?」,無限思維則問『這件事對我們有什麼好處?』,有限思維害怕變動、改變;無限思維則是因為知道這個賽局就是充滿變化,所以會從中找到樂趣,並隨時做好改變的準備。 

    舉個例子,如果你製造相機的公司,以有限賽局來看,你會關注在其他相機公司的競品、市場行銷策略、市占率等等,思考著如何打敗他們成為相機界的龍頭;但若以無限賽局來看,你的對手確定只有相機從業者嗎?當你跳脫有限你會發現,手機或許才是你的最大對手,當你忽略了這可怕潛在對手,在這賽局中,你可能會耗盡資源而被迫出局。

    書中提到了一個我們每天在進行的模式,就是

    • 日常中充滿著各種有限、無限賽局。
    • 你可以選擇加入或不加入,當然有時你不得不加入。
    • 你可以選擇用有線或無線賽局思維來看待一切並作出選擇。
    圖 /圖解力教練 邱奕霖

    第二個區塊部分,賽門提到無限賽局裡面的核心價值,就是崇高的信念

    書中的定義是「崇高信念,是對一個尚不存在的未來懷抱具體的願景;這個未來令人嚮往到人們願意犧牲小我,來實現這個願景」

    好,聽到這段話,不知你對於你自己人生、公司信念,是否腦中有畫面了呢?

    岔題一下,我常常用畫圖來提升自己對未來、理想生活的想像,畢竟文字抽象、畫面直接,你說是吧?

    那麼關於「為什麼」與「信念」的差別是什麼呢?作者提出一個比喻我很喜歡,因為超有畫面的阿~那就是「為什麼」就像是一個地基,來自於過去的累積、起緣故事、我們是誰,是我們價值觀的總和。 那麼「崇高的信念」呢?則像是蓋在地基上的建築物,是關於未來,代表著我們要前往的方式,我們希望生活的世界。 

    最後我想分享書上提到的常見的【冒牌信念】

    • 登月計畫,累積有限的勝利並不會到來無限,因為所謂的登月計畫、或是常見的寫歷史計畫,往往是有限賽局從一個目標跳到另一個目標,常見的盲點是為有限目標提供了無限的框架。
    • 成為第一,在無限賽局中,更好勝於當第一。
    • 追求成長,想像有一個周末早上你看著鄰居一家三口開著休旅車要出門,你客氣詢問『你們要去哪裡啊?』,鄰居回答『度假啊!』

    『我知道,但你要去哪裡?』你好奇地再追問。『我說過了,度假啊!』鄰居有點不耐煩,覺得有點鬼打牆是吧!?但無論是公司還是個人規劃,是否有曾經或此刻也處在這狀態呢?『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今年公司的目標是什麼?』、『成長啊!』,當我們把成長當作目標,為成長而成長,會導致在思考上關注成長的策略,而非成長的目的,因此容易導致不健康的文化。

    總結這本書帶給我的三大好處

    一、思維的轉變,尤其是看待合作與工作室發展上,能以持續下去讓更多人更好的角度去思考。

    二、崇高的信念可以選擇加入或自己發起,老實說前幾年開始,或許是焦慮的原因,自己有點自我強迫性地加入很多團體、單位,但往往的結果是與期待不符,自己待在裡頭不自在且不大適應,檢視原因我想是對自己的信念不清楚,也沒想過這個單位、團體存在的信念為何。

    三、最後一點剛好搭配著歐陽立中老師的新書閱讀時發現,『有限競爭,無限人生』的第三種選擇,畢竟當時間拉長,很多事變得不那麼迫切,容易在行動上變得緩慢,所以有限與無限賽局思維各取所長的結合公式,超級受用。

    加入百young生活,讓你心情每天更young!

  • 常見圖像筆記法的差異分析

    常見圖像筆記法的差異分析

    文 / 圖解力教練 邱奕霖


    『視覺筆記跟心智圖有什麼不一樣?』

    『視覺筆記是資訊圖解嗎?跟插圖的差別?』

    『視覺筆記就是心智圖嗎?』

    首先要感謝心智圖界的許多前輩老師們努力的推廣,在許多校園師生,甚至是家長都普遍認識並開始運用心智圖來幫助學習,而我與心智圖的緣分,是從大學一年接觸到Xmind軟體開始,我畫了整整四年的心智圖筆記,無論是學校上課還是課外閱讀,不過因為本身字醜(懶得寫太多字),加上自己喜歡畫圖的緣故,一直在找尋著有沒有更適合自己的筆記方法,所幸在2015年我找到了!我的啟蒙書《直覺式塗鴉筆記》

    圖 / 圖解力教練 邱奕霖

    翻書一看驚為天人,真是顛覆我對筆記的想像,裡頭收錄來自不同筆記師的作品,天馬行空的創意,搭配各有特色的風格展現。

    從此「塗鴉筆記」成為我的首選,但也一路摸索著在資訊邏輯與圖像感性間的平衡,因此後來看了圖解思考、資訊圖解書籍,也再重溫心智圖、思維導圖等課程,於是乎如果要簡單做個筆記,我想用這張圖來表達我的想法。

    圖 / 圖解力教練 邱奕霖

    我以常見的四種類型來跟大家介紹,分別是視覺筆記、心智圖、資訊圖表、思維導圖,簡單科普一下這四類的起源。

    【視覺筆記】,又名塗鴉筆記,由麥克‧羅德Mike Rohde開始於2003年在個人網站上分享其構思及創作的過程、設計範本和插畫。

    【心智圖】,又名Mind map由英國的托尼·博贊(托尼·布詹)於1970年代提出的一種輔助思考工具

    【資訊圖表】

    1786年,身為政治經濟學家及工程師的William Playfair在他出版第一本數據圖集中,為了表示18世紀英國的經濟狀況,他使用了統計圖表,當中包括棒形圖、線形圖、面積圖和直方圖

    【思維導圖】,又稱Thinking map,是美國人Dr.David hyerle(大衛.海勒),在1988年開發的一種幫助學習的語言工具,是用來進行構建知識、發散思維、提高學習能力的一種可視化工具。

    不過老實說,這四者間的界線如今已變得模糊,像是我個人會用心智圖的觀念去做資訊分類,透過視覺筆記思考時,也常用思維導圖八大思維圖像去做資訊的整理,在筆記繪製的架構上,也會呼應資訊圖表的視覺動線(由上而下、由左至右、格式塔理論等),所以這篇文章最大的目的,我想是拆解四大工具的各面向,讓你能夠選擇並整合出適合你需求的筆記形式。

    如果要我說明彼此的區別,我會貪心地定義視覺筆記囊括了思考、紀錄與引導三個面向,也因此範圍是四者最大,包含了心智圖、資訊圖表、思維導圖,差別只在於是否需特過電腦軟體來作呈現,不過前提的草圖、架構設計,我覺得都是視覺筆記可以完成的。

    所以…

    • 在日常日記中化個小圖表達心情紀錄,是視覺筆記
    • 小組溝通討論,在白紙上用文氏圖討論專案核心,是視覺筆記
    • 看完一本書,用平板畫了張圖分享,是視覺筆記
    • 參與一場論壇,用圖像記錄當下的討論並引導對話,是大型視覺筆記
    • 在課本上畫圖幫助學習記憶,是視覺筆記
    • 親子對話時,用簡單的心跳圖來回顧年假旅遊心得,是視覺筆記

    視覺筆記,我期待不只是一項『筆記工具』,而是啟動「圖像思維」應用的技術

    畢竟有人偏好手寫紙本或是平板,有些伙伴喜歡用電腦軟體製作筆記,回想過往自己接觸過大大小小許多筆記法,包含16格筆記法、康乃爾筆記、94快筆記、九宮格筆記、麥肯錫零秒思考、心智圖等等,『唯有確實解決問題獲得樂趣,才能持續』是我最大的感觸,因為往往是了一兩種筆記法,就因為框架的限制、沒有樂趣或是不好用而中斷,偏偏筆記的效果,正是『持續』才能看見,因此特別鼓勵大家,今年好好地整合創造屬於你的獨家筆記法吧!

    加入百young生活,讓你心情每天更young!

  • 手機單純拍照佔記憶體 塗鴉+拍照翻轉日常紀錄

    手機單純拍照佔記憶體 塗鴉+拍照翻轉日常紀錄

    文 / 圖解力教練 邱奕霖


    【別讓手機外包了你的人生】

    你平常會用手機紀錄日常生活嗎?看著拍下一張張的照片、影片,看似豐富的點滴記錄是否,只是單純地消耗手機記憶體容量,每分每秒的體驗對你而言,其實根本沒留下任何深刻的記憶與收穫呢?

    這段感觸,其實在近年來社群發展及手機功能快速進化下感觸特別深,每逢與家人出遊時,總本能地拿起手機拍照記錄,接下來,不是繼續享受當下,而是轉頭把剛剛的照片分享到家人群組,或是思考著臉書動態要寫著那些文字,打卡按讚上傳分享,每當有朋友問你最近過得如何時,心中有時不免出現「你可以看我臉書」懶得解釋的心情(不過,不可否認透過臉書讓無法常見面的家人、朋友得知自己的動態,不至於斷了聯繫確實幫上了大忙)。

    不過。對於自己與自己,甚至身邊親近家人的聯繫,手機的照片影片、社群上的打卡動態不僅對我而言,無法幫上大忙,甚至讓自己體驗變得淺薄、思考顯得被動且單純,當有了這樣的警覺之後,我做了三件事,在告訴你是哪三件事前,我想先說說我自己的三個小故事。

    首先,我想問問大家,你平常會寫日記嗎?

    回想起自己寫日記的起點,會是國一那段帶點苦澀又青春的時光,剛從國小轉換到國中階段,課業的繁重壓力加雜著青春期的種種混亂,我總是喜歡每晚寫完功課,透過塗鴉與書寫記錄每天的日常,到了後來,紀錄的管道除了日記本,多了我的『學校聯絡本』與『週記』,畢竟學校的日常平凡無奇,但透過『輸出倒逼著輸入』這招,讓我為了每天都有素材靈感可以畫圖,開始擴大自己的觀察,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無論是老師說的笑話、同學聊天的故事、天馬行空的創作,就這樣塗鴉日記一路陪伴著我,渡過三年的國中生活。

    如果你對於這幾年塗鴉聯絡簿最後的下場感到興趣,我會告訴你,原本我是想把它們資源回收丟掉的,但就在畢業典禮前的一天,他們被我的班導陳老師給神救援,成為了我送給老師的畢業紀念禮物,而老師的這份肯定也成為我未來持續畫圖的最大動力之一。 

    這輩子讓你最難忘的日記是什麼時刻?

    說到日記,令人難忘是我大學的實習日記,由於參加體驗教育實習組,幾個暑假幸運地來到采風戶外探索、台灣外展教育基金會實習,每一次帶領學員登山、溯溪、攀岩、高低空繩索、探索活動的心得與紀錄,總是精彩且充滿著許多的自我對話,當下自己的疑惑、解答,那個時期遭遇的挑戰與困境,每次定期回顧時反而都能帶給現在的自己新的啟發與力量(是的,巨蟹座就是念舊,從國一開始的日記我都收集起來)。

    圖 /圖解力教練 邱奕霖

    原來,日記可以這樣用?

    大三升大四的暑假,我與同學來到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打工,一來是圓了自己嚮往美國旅遊的夢想,二來是想送給自己大學即將畢業的禮物,不過說到畢業,還有一大難關就是『畢業論文』,一想到要寫上萬字的研究報告,以及那繁瑣的統計分析等步驟就讓我感到焦躁不安,但抱怨歸抱怨,為了畢業終究是要面對,就在自己做好咬牙準備的時刻,塗鴉帶給我新的答案-【技術論文】,也就是除了傳統的研究論文形式,還有第二選擇(只是過往學長姐鮮少人嘗試),於是乎美國打工日記的第三個目的,就成為『完成旅程繪本的畢業論文素材收集之旅』,回想起來真心感謝當初願意相信我的黃雲龍老師啊!也因為這份論文的準備,讓我打開對日記的刻板印象,赫然發現原來剛是手繪旅遊繪本,就有這麼多種的形式與類型(這部分未來有機會專文與大家分享)。 

    圖 /圖解力教練 邱奕霖

    分享完三個關於我自己的日記故事,我必須老實說,進入職場,手機與社群媒體的生活亂入,自己曾經斷了一兩年沒寫日記的習慣,這段時間也發現了幾個問題:

    • 1. 常常感覺日復一日,時光飛逝但沒做什麼事。
    • 2. 莫名焦躁空虛,容易透過追劇、看YOUTUBE來滿足視覺、聽覺。
    • 3. 重複的問題與錯誤一再發生。
    • 4. 自己成長的停滯。
    • 5. 思考的淺薄,對於一個問題自動化給出答案後就不想再多想。
    • 6. 親子家人間的互動表象,不太用心。
    • 7. 專注力的下滑,不容易處在當下(腦中不時開始想著臉書貼文要打什麼字~)。
    • 8. 害怕獨處,空閒的時間,總是想用參加實體課程、看線上課程、看書、參加活動等塞滿。

    所以,我做了第一件事【重新寫日記】

    這部分我搭配著手寫與電腦紀錄進行:

    手寫部分的強項在於情感與觀點的紀錄,所以我會特別畫出當下自己與相關人的心情、表情以及對話,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心得想法。

    圖 /圖解力教練 邱奕霖
    圖 /圖解力教練 邱奕霖

    喜歡用漫畫方式達到紓壓擊記錄效果:

    電腦部分則是透過金句卡模板,以每天一句話搭配一張圖片的形式,來總結今日的心得或收穫。

    第二件事【每日三問】

    也就是,做得好的地方?做不好的地方?如何調整?這三個問題讓我感受到每天,自己都進步一點點,今日比昨天的自己更好! 

    圖/圖解力教練 邱奕霖

    第三件事【每日十個感謝】

    最近製作歐陽立中老師《飄移的起跑線》金句中,恰巧地『結果,懂感恩的人拿走了全部』這句話最受大家的喜愛。

    我想,感恩的力量超乎你我想像,除了日常自己的感謝日記,我還喜歡有空就與孩子在睡前輪流說出彼此今日的感謝,十分有趣且重要喔~

    加入百young生活,讓你心情每天更young!

  • 視覺筆記圖像元素比一比 「表情」威力最強大

    視覺筆記圖像元素比一比 「表情」威力最強大

    文 / 圖解力教練 邱奕霖


    圖 / 圖解力教練 邱奕霖

    如果問我什麼樣的圖像元素威力最強大,我一定首推“表情”,因為,有了它,立刻創造出生命,同時,也瞬間連結起閱讀者的情感,所以在溝通中,除了你所說的語氣,你的肢體動作與表情可以傳達情緒外,在紙上描繪出你希望對方感受的表情圖像,可說是最簡單快速的方式了。

    至於我們的五官中,其實只要掌握眉毛與嘴巴,眼睛如果可以搭配表情變化更好,單純兩個點,也很足夠(大家不必畫出銀河系的閃爍眼睛)那麼要學會幾種表情才夠呢?我自己的經驗,找出你生活中,最常感受、接觸的5~8種情緒,練習畫出或找到相關的表情圖模仿看看,其實就很夠用囉!

    / 圖解力教練 邱奕霖

    常見的表情包創造法:

    至於我們生活中常看的漫畫,裏頭有許多簡單卻極為有效的特效符號,超級推薦給大家參考,包含冒汗、三條線、問號、驚嘆號、閃閃發光、爆青筋、想睡、驚訝、氣勢、嘆氣、揮手、抖抖線等等,無論搭配文字、表情或人物等圖像,立刻感受到手繪的威力啊!

    /圖解力教練 邱奕霖

    最後,關於表情圖像可以用在哪裡?

    我自己最常使用在日記、心情抒發、未來想像、案例故事描繪、顧客痛點期待想像、漫畫、繪本、活動企劃、卡片、留言、感謝信、簡報、筆記、作者表情與金句、說故事等等,還有一個大絕招,就是【擬人化】,這點之後與大家分享。

    不知你有沒有其他的想法呢?歡迎與我分享喔

    加入百young生活,讓你心情每天更young!

  • 視覺筆記畫人幫助記憶 分享4個方法畫起來

    視覺筆記畫人幫助記憶 分享4個方法畫起來

    文 / 圖解力教練 邱奕霖


    上一篇分享了畫人像的好處,今天來聊聊怎麼畫人吧!

    底下分享我常用的四種畫法,自己個人推薦則是把星星人跟Q版人學起來。

    因為很好用,至於怎麼用呢~請看以下說明喔

    圖 /圖解力教練 邱奕霖

    1.火柴人

    這個無庸置疑,是我們每個人畫人的基礎,什麼時候使用呢?我覺得當養兩個時機:

    第一個,就是個體人像重要性低的時刻,什麼意思?像是一堆人、跑龍套的路人、觀眾等,單純表達群體的時候,你可以使用火柴人,我想起小時候畫戰鬥漫畫,單純紓壓壓力時就會畫個簡單的火柴人彼此對戰發個氣功、來個元氣彈等等,這時你還要花這麼多時間畫一個人幹嘛?等畫完興致都沒了不是嗎?

    第二個,就是時間有限的時刻臨時的對話、會議、討論時,簡單的火柴人可以快速幫你聚焦利害關係人,以相關的的問題、期待、目標。

    圖 /圖解力教練 邱奕霖

    2.幾何人

    漸漸地,你或許有經歷過這樣的階段,開始用長方形與三角形來呈現男生、女生,特別是想描繪人與人互動、日記記錄、回憶畫面時,可以快速用這樣的畫法呈現喔。

    如果你觀察仔細,你會發現我在火柴人與幾何人的手腳,都加上了一個小圓圈代表著手掌、腳掌,這樣一來當你要表達手拿道具、物品時,單一線條才不會與物品線條混淆喔~

    圖 /圖解力教練 邱奕霖

    3.星星人

    這個是我最常用的人像畫法,畢竟當四肢實心,比較能多元呈現各種動作與物品的搭配,同時也可以加上如服裝、長短褲等訊息,來增加圖像表達的資訊量。

    圖/圖解力教練 邱奕霖

    4.Q版人

    為什麼我建議大家學習Q版人呢?因為這是建立你個人品牌、識別度最好的方法。

    第一、你可以設計你自己的專屬Q版人像,運用妳的特徵,如臉上一顆痣、眼鏡、髮型、表情、服裝、配件等,創造你的獨特性。

    第二、幫助觀眾快速掌握你的觀點,運用人像表情對話框,無論是讀書心得、報告、提案、簡報、會議紀錄等,把你的觀點、建議、結論寫入框內,效果特別好。

    第三、打造你的風格,從小我很喜歡看漫畫家用各自畫風描繪其他漫畫主角的作品,感覺有趣且各具特色,如果你用自己喜歡的一貫表情風格,來呈現各種人物角色,這樣的風格將帶給你更高的識別度,也不容易被抄襲模仿。

    第四、就好玩啊!從小喜歡看漫畫、畫漫畫的我,畫Q版人像這件事,一直以來就是帶給我滿滿的樂趣與紓壓,所以當筆記、任何紀錄內容中加入漫畫元素,都讓我覺得開心且有趣。

    不知你有沒有其他的想法呢?歡迎與我分享喔

    加入百young生活,讓你心情每天更yo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