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0 月 11 日

百傳媒

BAITIMES

中原建築「完全變態」仿生作品展  成果精釆引人目光

為激發大一學生的創造力、觀察力與實作能力,中原大學建築系在課程規劃上,特別採用八位老師聯合授課並共同命定主題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用不一樣的眼光看世界。課堂中,學生不僅要為自己的作品找定義,還要分析許多獨特材料來進行創作。此次課程成果更透過戶外快閃展覽,將每一位同學的奇妙巧思在冬日暖陽下呈現,每一個作品都散發出不一樣的風韻,吸引不少民眾與校內師生駐足觀賞。

別於一般建築學系給人的印象,除了需要具備計算、科學工程知識還有建築實務所需之任何技術、技巧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中原大學建築系還希望培育學生具有分析、解釋環境、以及提問題的軟實力!「建築設計」課程便是引導學生藉由觀察來創作,在小組討論時,也能訓練同學們提出問題和給予建議、回饋的能力。老師們則在期末評圖時從學生選用的材料、使用的技術及整體作品的系統性來總結成果是否符合題目。

許彤瑀同學在分享自己創作的心路歷程時說道:「當初在設想主題時原想選用比較特殊的細胞,於是詢問了正在修大學生物課的同學,最後就循著同學的推薦選擇了「心臟的合體細胞」來創作!不過正要開始手作時發現細胞的表現空間有限,在思考替代方案時發現心臟瓣膜有著清楚明瞭的脈絡,瓣膜結構也值得我去試試看,就有了這個以糖果襪、木頭、圖釘和八字環的心血。」

圖 / 中原大學

同是大一新生的葉佳妮,則在找尋靈感時就先將搜尋範圍限縮在電子顯微鏡的實驗圖上,瀏覽時再逐步看看哪一找照片與自己最對味,而一個充滿創意思維的「肺細胞」作品也就此誕生。在製作過程中,佳妮認為比較具有挑戰性的莫過於如何簡化生物結構,並找到適合的材料及方式去呈現,而作品中每一處的連接點都要比對最原先的設計圖,深思熟慮後才能著手進行,所以順利交出成果時有很大的成就感!現場除了靜態作品,呂文志同學還利用飛機木、螺絲、皮帶等素材,仿生做出穿戴型的穿山甲磷甲,模擬程度相當逼真,獲得不少民眾讚嘆其巧思!

課程指導老師之一的謝統勝老師表示:「建築是一門複雜且精細的專業學門,從基本設計開始,總希望能藉由各種設計專題的思考與實作訓練,養成學生獨立思考及創作的能力。本屆建築系一年級學生的期末設計任務名為:「從微觀到巨觀,從有機到幾何(Structure, Space & Form Inspired by Nature)」,希望透過學生「認真看,用心想,動手做」之方式,用眼睛、耳朵、手、鼻子、嘴巴,用所有的感官去體驗、去觀察真實的世界,喚醒自己的五感(視、聽、觸、味、嗅覺),打開對世界、對大自然、對萬物的窗口。將浩瀚大自然界的有機體學習並轉化,最後透過仿生學的操作手法,呈現建築結構體之理性、重複性、幾何性與秩序性!」

中原大學建築系自1960年創立以來,培育不少優秀學子,更是全國第一所五年制建築學系。扎實的專業訓練課程,奠定學生在未來發展上的堅強實力,在創意發想上,老師也充分給予學生無邊界的學習空間發揮。中原大學相信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學術自由與自主,才能慎用科技與人文的專業知識,造福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