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法國波爾多

  • 販酒偶記 |葡萄酒是「活」的 會隨環境時間持續變化

    販酒偶記 |葡萄酒是「活」的 會隨環境時間持續變化


    紅酒男人 劉鉅堂

    徜徉玫瑰人生:葡萄酒為快樂之本

    在國內大飯店任職訓練工作10年後於1991年成立弗洛瓦股份有限公司,以銷售葡萄酒,主辦品酒會,美酒餐會,寫作,翻譯,講授葡萄酒知識等方式致力於葡萄酒的推廣


    葡萄酒相關學經歷

    • 1) 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Wine & Spirit Education Trust)文憑(Certificate)(1988年)
    • 2) 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Wine & Spirit Education Trust) 特優高級文憑(Higher  Certificate with Distinction) (1989年)
    • 3) 德國”德國葡萄酒學院”(German Wine Academy)文憑 (1989年)
    • 4) 法國農業部騎士勳章 (2002年)
    • 5) 法國食品協會(台灣及中國大陸),加州餐酒協會,德國葡萄酒台灣訊息中心, 晶華酒店, 中華航空,長榮航空等機構葡萄酒講師
    • 6) 長榮航空機上葡萄酒選酒顧問 (2003-2008)
    • 7) 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葡萄酒講師(2007-2017)
    • 8) 台灣侍酒師協會常務監事(2010-2014)

    著作,譯作

    • 德國葡萄酒 (1989)               
    • 加州葡萄酒 (1992)               
    • 法國的葡萄酒與烈酒 (1993)
    • 進入玫瑰人生:葡萄酒漫談 (1994)
    • 葡萄酒入門 (1996)               
    • 葡萄酒與健康 (1997)               
    • 法國葡萄酒翻譯字典 (與林裕森合編) (1998)               
    • 徜徉玫瑰人生:葡萄酒為快樂之本 (2006)               
    • 紅酒男人劉鉅堂14堂紅酒實用入門課(2010)

    審校

    • 認識葡萄酒 (1997)          
    • 葡萄酒購買手冊 (1998)          
    • 法國美酒完全指南 (2001)
    • 1976巴黎品酒會 (2007)          
    • 像達文西那樣喝葡萄酒 (2011)

    最近進口了一批波爾多紅白酒,依習慣先讓酒休息了至少半個月,然後通知客戶有免費品酒會,目的是讓一些同好優先品嚐酒,聽聽他們的意見,然後再綜合大家的感受去撰寫酒的介紹,不過週六週日兩個下午的兩場品酒會僅僅來了不到八位同好,頗有點受挫的感覺,只好用「因人少酒開不多,可節省試飲成本」來自我安慰。

    本質上我不算是進口商,主要販酒業務都是跟各家進口商買酒後再推薦給客戶,偶而只透過友人的進口公司少量進口一些個人較偏好的酒,例如最近這批波爾多。記得約20年前個人進口的第一批酒正是Haut-Brion的二軍Bahans Haut-Brion 1989 – 自2007年份酒起二軍改名為Le Clarence de Haut-Brion,是為了記念於1935年買下Haut-Brion的美國老闆Clarence Dillon,2007年份酒在2010年上市時正逢Dillon購買酒莊75週年慶。

    圖 / Cher Shih 提供

    1989年的Haut-Brion一軍評價非常高,二軍當然也有一定的水準,這批100箱木箱裝的酒是用空運進口,堆放在當時我在松德路的店裡。貨到第二天就興沖沖地打開一瓶試飲,沒想到竟然帶有頗嚴重的苦味,讓我接下來幾晚都睡不好,擔心這批酒如何能賣得掉。可是過了幾天後再試酒,苦味沒有了,酒也恢復正常該有的品質,想到曾看過書談過酒會因海運運送而「暈船」,顯然這批酒應該也是「暈機」,需要時間復原。

    怪不得我們常說葡萄酒是「活」的或「有生命的」,跟其他酒精含量高的烈酒不一樣,烈酒幾乎不會被外在因素影響,活的酒除了在酒瓶裡會繼續變化,當然也比較容易因外在因素的變化而受到影響,活的你我會暈車暈船或暈機,葡萄酒當然也會,酒進口後先讓它們休息一段時間,恢復原本該有的狀況後才開始銷售,這已是我的習慣,也是必要的過程。

    請勿酒駕未滿18歲請勿飲酒

  • 販酒偶記 |賣葡萄酒能賺錢? 劉老師說給你聽

    販酒偶記 |賣葡萄酒能賺錢? 劉老師說給你聽


    紅酒男人 劉鉅堂

    徜徉玫瑰人生:葡萄酒為快樂之本

    在國內大飯店任職訓練工作10年後於1991年成立弗洛瓦股份有限公司,以銷售葡萄酒,主辦品酒會,美酒餐會,寫作,翻譯,講授葡萄酒知識等方式致力於葡萄酒的推廣


    葡萄酒相關學經歷

    • 1) 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Wine & Spirit Education Trust)文憑(Certificate)(1988年)
    • 2) 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Wine & Spirit Education Trust) 特優高級文憑(Higher  Certificate with Distinction) (1989年)
    • 3) 德國”德國葡萄酒學院”(German Wine Academy)文憑 (1989年)
    • 4) 法國農業部騎士勳章 (2002年)
    • 5) 法國食品協會(台灣及中國大陸),加州餐酒協會,德國葡萄酒台灣訊息中心, 晶華酒店, 中華航空,長榮航空等機構葡萄酒講師
    • 6) 長榮航空機上葡萄酒選酒顧問 (2003-2008)
    • 7) 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葡萄酒講師(2007-2017)
    • 8) 台灣侍酒師協會常務監事(2010-2014)

    著作,譯作

    • 德國葡萄酒 (1989)               
    • 加州葡萄酒 (1992)               
    • 法國的葡萄酒與烈酒 (1993)
    • 進入玫瑰人生:葡萄酒漫談 (1994)
    • 葡萄酒入門 (1996)               
    • 葡萄酒與健康 (1997)               
    • 法國葡萄酒翻譯字典 (與林裕森合編) (1998)               
    • 徜徉玫瑰人生:葡萄酒為快樂之本 (2006)               
    • 紅酒男人劉鉅堂14堂紅酒實用入門課(2010)

    審校

    • 認識葡萄酒 (1997)          
    • 葡萄酒購買手冊 (1998)          
    • 法國美酒完全指南 (2001)
    • 1976巴黎品酒會 (2007)          
    • 像達文西那樣喝葡萄酒 (2011)

    剛開始進入酒販行業時讀過一本書,那是英國酒商Simon Loftus所寫1985年版的〝Anatomy of the Wine Trade: Abe’s Sardines and Other Stories〞,裡頭當然是剖析葡萄酒業的內幕,在序言裡有以下對於其他行業的戲謔:「軍火業利潤高,但會有跟犯罪掛勾的不光彩名聲,銀行業受人敬重但無趣…牧師可能在講述真理但少人相信,而媒體與律師說謊卻聽起來是可信的」。Simon在序言裡繼續說因而(在英國)就有一些家長與他們的兒女對於葡萄酒業產生夢想,以為葡萄酒業者可以到國外著名酒莊去拜訪,帶回來佳釀,然後在上午與幾位大戶品嚐,做成生意後再去餐廳享受一頓悠閒的午餐。

    事實上當然不是想像中那樣,Simon如何描述其中的苦我不再轉述,其中一點當時看到時沒多大感覺,但在葡萄酒業多年後感觸越來越深刻 – Simon強調葡萄酒業很難賺到錢,並引用加州一位房地產大亨Bernie Turgeon的名言(他後來轉投資去釀酒):〝If you want to be a millionaire in the wine business,you first have to be a multi-millionaire in some other trade〞,這句話應該不需要翻譯,用我多年酒販經驗的說法就是「錢滾錢」,沒有大資金就別想在葡萄酒業裡賺到錢,特別是想在短時間內賺錢更是困難(以暴利銷售,大撈一筆後就改行的酒商例外)。

    高檔葡萄酒通常是越不急著賣可能會賺更多,可是相對的你就必須有錢去承受庫存壓力,看到店裡越來越多的「零碼酒」,為了求現只好降價清倉這種事不時得上演,都是因為資金不足。開一瓶烈酒可在長時間內讓不少人品嚐,換句話說就是可以較低的成本增加銷售的機會,開一瓶葡萄酒讓一位客戶試,如他只買幾瓶的話,連試飲酒的成本都賺不回來。這是小酒販無奈的小氣,我多年的做法就只能以辦品酒會或餐會的方式,希望發揮一瓶酒最低的成本,最大的功效。

    Simon的英文版的「販酒偶記」裡當然也提到葡萄酒業的樂趣,個人也頗有同感 – 否則我怎能支撐20多年? 不過要等我販酒賺到錢後再慢慢告訴各位。

    請勿酒駕未滿18歲請勿飲酒

  • 販酒偶記 |葡萄酒天然釀製 建議不該有人工添加物 

    販酒偶記 |葡萄酒天然釀製 建議不該有人工添加物 


    紅酒男人 劉鉅堂

    徜徉玫瑰人生:葡萄酒為快樂之本

    在國內大飯店任職訓練工作10年後於1991年成立弗洛瓦股份有限公司,以銷售葡萄酒,主辦品酒會,美酒餐會,寫作,翻譯,講授葡萄酒知識等方式致力於葡萄酒的推廣


    葡萄酒相關學經歷

    • 1) 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Wine & Spirit Education Trust)文憑(Certificate)(1988年)
    • 2) 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Wine & Spirit Education Trust) 特優高級文憑(Higher  Certificate with Distinction) (1989年)
    • 3) 德國”德國葡萄酒學院”(German Wine Academy)文憑 (1989年)
    • 4) 法國農業部騎士勳章 (2002年)
    • 5) 法國食品協會(台灣及中國大陸),加州餐酒協會,德國葡萄酒台灣訊息中心, 晶華酒店, 中華航空,長榮航空等機構葡萄酒講師
    • 6) 長榮航空機上葡萄酒選酒顧問 (2003-2008)
    • 7) 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葡萄酒講師(2007-2017)
    • 8) 台灣侍酒師協會常務監事(2010-2014)

    著作,譯作

    • 德國葡萄酒 (1989)               
    • 加州葡萄酒 (1992)               
    • 法國的葡萄酒與烈酒 (1993)
    • 進入玫瑰人生:葡萄酒漫談 (1994)
    • 葡萄酒入門 (1996)               
    • 葡萄酒與健康 (1997)               
    • 法國葡萄酒翻譯字典 (與林裕森合編) (1998)               
    • 徜徉玫瑰人生:葡萄酒為快樂之本 (2006)               
    • 紅酒男人劉鉅堂14堂紅酒實用入門課(2010)

    審校

    • 認識葡萄酒 (1997)          
    • 葡萄酒購買手冊 (1998)          
    • 法國美酒完全指南 (2001)
    • 1976巴黎品酒會 (2007)          
    • 像達文西那樣喝葡萄酒 (2011)

    最近參加一場某日報所舉辦的盲飲會,品嚐了12款據稱是目前國內很暢銷的葡萄酒,裡頭包括台灣生產的酒,主辦單位沒有透露很多有關酒的訊息,只告訴我們五位品飲老師這場盲飲會的目的是想讓我們確定裡頭有沒有「假酒」,而他們之前也已將酒送到酒類相關檢驗單位去,結果似乎的確有些不正常的發現,希望再跟我們五位的品嚐結果相比較,笑稱這是一場「活體實驗」。

    在真正品嚐前我們五位拿著酒杯裝模作樣以讓攝影師拍照,這時大家已對其中數款的香氣皺起眉頭,開始從第一到第十二款逐一品嚐時,各人並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因為不想影響或左右其他人對酒的判斷,但絕大部分時間多顯現對酒帶有懷疑的表情。個人品嚐結果,發現至少有三款的香氣裡所呈現的果味過度強烈,是我品嚐「正常葡萄酒」經歷裡從未遇過的,難道是人工添加的嗎? 還有至少三款酒質有疑問,包括一款應該已老化,另一款則呈現過多且持續不消失的不正常氣泡,剩餘個人覺得正常的酒裡有兩款表現還有一定的水準。

    圖 / Cher Shih 提供

    我不知道國內法律有沒有規定可不可以在葡萄酒裡添加東西,不過個人在事後接受採訪時只簡短講述一個意見:推廣葡萄酒多年的主要原因就在於葡萄酒幾乎沒有人工添加物,酒不是佳釀沒關係,只要是自然釀造,相對以合理低價銷售就可以,但如果有人工添加物就不對。在這裡再補充說明一點,如果添加物是合法,那應該在酒標上註明,以便消費者可事先了解,再做出要不要購買的選擇。

    主辦單位最後也沒有揭曉那十二款酒的盧山真面目,只好等報紙刊登出來後才能知道是甚麼酒,不過試完酒不久頭就開始有點痛,另一位老師的頭也有點不舒服,難道那就是「活體實驗」的結果?

    請勿酒駕未滿18歲請勿飲酒

  • 販酒偶記 |「玫瑰人生美酒餐會」 最初的開始

    販酒偶記 |「玫瑰人生美酒餐會」 最初的開始


    紅酒男人 劉鉅堂

    徜徉玫瑰人生:葡萄酒為快樂之本

    在國內大飯店任職訓練工作10年後於1991年成立弗洛瓦股份有限公司,以銷售葡萄酒,主辦品酒會,美酒餐會,寫作,翻譯,講授葡萄酒知識等方式致力於葡萄酒的推廣


    葡萄酒相關學經歷

    • 1) 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Wine & Spirit Education Trust)文憑(Certificate)(1988年)
    • 2) 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Wine & Spirit Education Trust) 特優高級文憑(Higher  Certificate with Distinction) (1989年)
    • 3) 德國”德國葡萄酒學院”(German Wine Academy)文憑 (1989年)
    • 4) 法國農業部騎士勳章 (2002年)
    • 5) 法國食品協會(台灣及中國大陸),加州餐酒協會,德國葡萄酒台灣訊息中心, 晶華酒店, 中華航空,長榮航空等機構葡萄酒講師
    • 6) 長榮航空機上葡萄酒選酒顧問 (2003-2008)
    • 7) 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葡萄酒講師(2007-2017)
    • 8) 台灣侍酒師協會常務監事(2010-2014)

    著作,譯作

    • 德國葡萄酒 (1989)               
    • 加州葡萄酒 (1992)               
    • 法國的葡萄酒與烈酒 (1993)
    • 進入玫瑰人生:葡萄酒漫談 (1994)
    • 葡萄酒入門 (1996)               
    • 葡萄酒與健康 (1997)               
    • 法國葡萄酒翻譯字典 (與林裕森合編) (1998)               
    • 徜徉玫瑰人生:葡萄酒為快樂之本 (2006)               
    • 紅酒男人劉鉅堂14堂紅酒實用入門課(2010)

    審校

    • 認識葡萄酒 (1997)          
    • 葡萄酒購買手冊 (1998)          
    • 法國美酒完全指南 (2001)
    • 1976巴黎品酒會 (2007)          
    • 像達文西那樣喝葡萄酒 (2011)

    1991年7月成立弗洛瓦股份有限公司,音譯自自創的英文FLOWA,FLOwer and Wine Advocate,因為原本想同時推廣個人最愛的兩樣東西,即鮮花與葡萄酒,但最後因一些因素而只能專心在葡萄酒上面,Wine Advocate一詞則源自於當年葡萄酒權威Robert Parker的雙月刊的刊名。

    起初在天母忠誠路的店面是進口商「元寶」原本的展示店,很感激元寶讓我可以跨越很低的門檻進入酒販行業,我改用「酩酒坊」(Royal Wine Cellar)做為店名,Royal一字當然與曾服務七年多的老爺酒店(Hotel Royal Taipei)有些關聯。開始時以每個月一回在店裡舉辦品酒會的方式去推廣葡萄酒,不久就認識了更多的同好,於是自1992年起在餐廳主辦美酒餐會,4月12日星期天第一場「歷史性」的餐會連我在內僅七位參加,品嚐了Louis Roederer香檳,Les Forts de Latour 1980以及Latour 1971。隨著同好人數的增加,大家討論後決定自1994年起成立一個帳目獨立的品酒團體,並改名為「玫瑰人生美酒餐會」,可惜的是竟然沒有5月7日星期六第一回餐會的酒單,不過記得主角酒應該是剛進口台灣的Gaja Barbaresco 單一葡萄園的紅酒,從此每個月一回的餐會從未中斷過,轉眼間已將是第322回了。

    圖 / Cher Shih 提供

    「玫瑰人生」能持續舉辦,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一些能經常出席的熱心會員,這因素非常重要,我一個人的獨腳戲是不可能唱得下去,另一個原因則是本會的商業色彩很淡 – 為了促銷酒而辦的餐會不可能不中斷而持續多年的。事實上這個餐會最根本的目的是個人的私心,那就是希望以最少的費用(分攤費用的方式)定期喝到各式各樣的佳釀,以增加自己的品酒經驗與功力,所以20多年來每回餐會的酒幾乎可以說沒有重複過,有重復的話,可能是某款陳年型酒希望在數年後再品嚐以感受它的風味發展結果。

    每回餐會的酒不見得人人喜歡且認可,但個人頗自信的是至少酒的多樣性是無庸質疑的,這也是基於個人的私心,因為我一直認定葡萄酒最大的樂趣就是它的多樣性風味,私底下你可以只買只喝你個人喜歡的酒,但對於沒有喝過的酒,如果看到後不排斥並有想試試的「衝動」,你才符合我定義的「酒癡」!

    請勿酒駕未滿18歲請勿飲酒

  • 販酒偶記 |第一本書「德國葡萄酒」出版 親身體驗法國波爾多

    販酒偶記 |第一本書「德國葡萄酒」出版 親身體驗法國波爾多


    紅酒男人 劉鉅堂

    徜徉玫瑰人生:葡萄酒為快樂之本

    在國內大飯店任職訓練工作10年後於1991年成立弗洛瓦股份有限公司,以銷售葡萄酒,主辦品酒會,美酒餐會,寫作,翻譯,講授葡萄酒知識等方式致力於葡萄酒的推廣


    葡萄酒相關學經歷

    • 1) 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Wine & Spirit Education Trust)文憑(Certificate)(1988年)
    • 2) 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Wine & Spirit Education Trust) 特優高級文憑(Higher  Certificate with Distinction) (1989年)
    • 3) 德國”德國葡萄酒學院”(German Wine Academy)文憑 (1989年)
    • 4) 法國農業部騎士勳章 (2002年)
    • 5) 法國食品協會(台灣及中國大陸),加州餐酒協會,德國葡萄酒台灣訊息中心, 晶華酒店, 中華航空,長榮航空等機構葡萄酒講師
    • 6) 長榮航空機上葡萄酒選酒顧問 (2003-2008)
    • 7) 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葡萄酒講師(2007-2017)
    • 8) 台灣侍酒師協會常務監事(2010-2014)

    著作,譯作

    • 德國葡萄酒 (1989)               
    • 加州葡萄酒 (1992)               
    • 法國的葡萄酒與烈酒 (1993)
    • 進入玫瑰人生:葡萄酒漫談 (1994)
    • 葡萄酒入門 (1996)               
    • 葡萄酒與健康 (1997)               
    • 法國葡萄酒翻譯字典 (與林裕森合編) (1998)               
    • 徜徉玫瑰人生:葡萄酒為快樂之本 (2006)               
    • 紅酒男人劉鉅堂14堂紅酒實用入門課(2010)

    審校

    • 認識葡萄酒 (1997)          
    • 葡萄酒購買手冊 (1998)          
    • 法國美酒完全指南 (2001)
    • 1976巴黎品酒會 (2007)          
    • 像達文西那樣喝葡萄酒 (2011)

    記得有一回在葡萄酒展裡演講法國波爾多產區時,我先問與會者1989年6月有三件重大事件發生,能說出是那三件嗎? 有人回答6月4日天安門事件,這的確是答案之一,另外兩件事則沒人說得出來。事實上第二件可能相對來說不是那麼的重要,但在當年也曾在台灣引起一陣騷動,那就是發生在幾乎與天安門事件同時的法國網球公開賽(5月29日至6月11日),冠軍得主是年僅17歲的台裔美籍球員張德培,至今他仍為網球史上最年輕的大滿貫男單冠軍和唯一亞洲裔大滿貫男單冠軍,最近還以教練的身份協助日本網球選手錦織圭締造非常出色的成績。

    圖 / Cher Shih

    第三件則純屬開玩笑,目的是帶到演講的主題,絕對不是甚麼世界重大事件 – 同年6月下旬(實際時間已忘掉)我第一次去歐洲葡萄酒產區,當時我還在飯店上班,邀約了一位同事Fred一起去,第一站是法國,到了巴黎先去香檳區參觀,接著去波爾多參加兩年一回在那裡舉辦的酒展Vinexpo,還記得天氣非常炎熱,酒展會場又沒有冷氣(1991年下一屆開始就有裝冷氣),大家都熱到沒有品酒的興致了。在波爾多期間跟隨資深進口商亨信公司的張老闆去了Margaux區的Lascombe參加酒莊的午宴,以及Saint-Emilion產區等參訪,對於波爾多印象很好,也可能是我到現在還是比較喜愛波爾多紅酒的原因之一。

    之後6月25日至7月1日在德國參加近一週的德國葡萄酒研習,事實上這才是我們去歐洲的主要目的,因為研習的證書還在,上面有註明了明確的日期。再往前看,在1989年初另一件對我來說也算是酒販生涯重要的大事發生,那就是第一本書「德國葡萄酒」的出版,這本自費出版的書只印了2千本,一半出版社代銷,另一半自己負責銷售,反應出當時葡萄酒市場完全尚未成熟,相對的相關書籍的市場當然也就不大。既然書都已出版,總得親身去酒區實地體驗,於是才有6月那趟歐洲之旅。

    兩年後的1991年7月,飯店工作10年後辭職,正式投入酒販的不歸路。

    請勿酒駕未滿18歲請勿飲酒

  • 【販酒偶記】軟木塞加尖瓶底就是好酒 這個觀念要改了

    【販酒偶記】軟木塞加尖瓶底就是好酒 這個觀念要改了


    紅酒男人 劉鉅堂

    徜徉玫瑰人生:葡萄酒為快樂之本

    在國內大飯店任職訓練工作10年後於1991年成立弗洛瓦股份有限公司,以銷售葡萄酒,主辦品酒會,美酒餐會,寫作,翻譯,講授葡萄酒知識等方式致力於葡萄酒的推廣


    葡萄酒相關學經歷

    • 1) 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Wine & Spirit Education Trust)文憑(Certificate)(1988年)
    • 2) 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Wine & Spirit Education Trust) 特優高級文憑(Higher  Certificate with Distinction) (1989年)
    • 3) 德國”德國葡萄酒學院”(German Wine Academy)文憑 (1989年)
    • 4) 法國農業部騎士勳章 (2002年)
    • 5) 法國食品協會(台灣及中國大陸),加州餐酒協會,德國葡萄酒台灣訊息中心, 晶華酒店, 中華航空,長榮航空等機構葡萄酒講師
    • 6) 長榮航空機上葡萄酒選酒顧問 (2003-2008)
    • 7) 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葡萄酒講師(2007-2017)
    • 8) 台灣侍酒師協會常務監事(2010-2014)

    著作,譯作

    • 德國葡萄酒 (1989)               
    • 加州葡萄酒 (1992)               
    • 法國的葡萄酒與烈酒 (1993)
    • 進入玫瑰人生:葡萄酒漫談 (1994)
    • 葡萄酒入門 (1996)               
    • 葡萄酒與健康 (1997)               
    • 法國葡萄酒翻譯字典 (與林裕森合編) (1998)               
    • 徜徉玫瑰人生:葡萄酒為快樂之本 (2006)               
    • 紅酒男人劉鉅堂14堂紅酒實用入門課(2010)

    審校

    • 認識葡萄酒 (1997)          
    • 葡萄酒購買手冊 (1998)          
    • 法國美酒完全指南 (2001)
    • 1976巴黎品酒會 (2007)          
    • 像達文西那樣喝葡萄酒 (2011)

    最近透過一位朋友去賣一批酒,他跟他的友人介紹,對方要求我拍一些有關那款酒的照片,包括前標與後標,以及瓶口的封籤等,這些要求我都接受並拍了傳給他,可是接著他要我拍瓶底,我立即的反應是拒絕。做為一名酒販,應該拍給他的,不過內心的小小專業堅持讓我失去這單生意 – 可能這不是肇因,因為也有可能是價格的因素,但我沒傳瓶底的照片後就再沒有進一步的消息了。

    客戶要瓶底的照片,我的猜想是他想看看瓶底是否很深,事實上我也曾碰過客戶用瓶底與酒瓶的份量去判斷酒的高檔與否,很深的「屁股」,很重的酒瓶就是好酒,也有人認定長瓶塞的一定是好酒,金屬旋轉蓋(簡稱旋蓋)則是一般酒。有機會跟這些客戶解釋的話我會這麼說:「的確有好酒是裝在深屁股的重酒瓶裡,而且使用很長的軟木塞,但深屁股重酒瓶且長瓶塞的不見得一定就是好酒」,原因很簡單,酒瓶的包裝多花一點點成本就可以獲得一般認為是高檔的外形,與酒的品質完成沒有關係,換句話說,我把普通酒裝在高檔的酒瓶裡,並使用長瓶塞,那瓶酒就自動變成佳釀嗎?

    圖 / Enya 提供

    瓶塞的目的是隔絕空氣,不讓它進入接觸到酒,因為瓶塞有彈性,用比瓶口大的軟木塞塞入隔絕空氣的效果好,所以軟木塞被使用多年,可是一不小心瓶塞會受到污染而讓酒產生霉味(稱為corked/corky),corked的酒比例據稱高達5%左右,我就不時會碰到,與其讓酒因軟木塞的問題而變質,當然要改用其他替代品,近年來越來越盛行的旋蓋正是目前最好的選擇。使用旋蓋不是因為省錢(成本比普通的軟木塞貴),也不是為了環保,目的就是為了避免corked的酒,更重要的是使用旋蓋的不一定就是廉價低質酒,就像之前所提到使用長瓶塞的不一定就是高檔酒的意思是一樣的。

    請勿酒駕未滿18歲請勿飲酒

  • 【販酒偶記】葡萄酒年份到底怎麼看

    【販酒偶記】葡萄酒年份到底怎麼看


    紅酒男人 劉鉅堂

    徜徉玫瑰人生:葡萄酒為快樂之本

    在國內大飯店任職訓練工作10年後於1991年成立弗洛瓦股份有限公司,以銷售葡萄酒,主辦品酒會,美酒餐會,寫作,翻譯,講授葡萄酒知識等方式致力於葡萄酒的推廣


    葡萄酒相關學經歷

    • 1) 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Wine & Spirit Education Trust)文憑(Certificate)(1988年)
    • 2) 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Wine & Spirit Education Trust) 特優高級文憑(Higher  Certificate with Distinction) (1989年)
    • 3) 德國”德國葡萄酒學院”(German Wine Academy)文憑 (1989年)
    • 4) 法國農業部騎士勳章 (2002年)
    • 5) 法國食品協會(台灣及中國大陸),加州餐酒協會,德國葡萄酒台灣訊息中心, 晶華酒店, 中華航空,長榮航空等機構葡萄酒講師
    • 6) 長榮航空機上葡萄酒選酒顧問 (2003-2008)
    • 7) 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葡萄酒講師(2007-2017)
    • 8) 台灣侍酒師協會常務監事(2010-2014)

    著作,譯作

    • 德國葡萄酒 (1989)               
    • 加州葡萄酒 (1992)               
    • 法國的葡萄酒與烈酒 (1993)
    • 進入玫瑰人生:葡萄酒漫談 (1994)
    • 葡萄酒入門 (1996)               
    • 葡萄酒與健康 (1997)               
    • 法國葡萄酒翻譯字典 (與林裕森合編) (1998)               
    • 徜徉玫瑰人生:葡萄酒為快樂之本 (2006)               
    • 紅酒男人劉鉅堂14堂紅酒實用入門課(2010)

    審校

    • 認識葡萄酒 (1997)          
    • 葡萄酒購買手冊 (1998)          
    • 法國美酒完全指南 (2001)
    • 1976巴黎品酒會 (2007)          
    • 像達文西那樣喝葡萄酒 (2011)

    如果有一瓶德國酒的年份是2010,另一瓶紐西蘭酒是2011,請問這兩瓶酒相差幾年? 類似這種問題我常在課堂上問學生,經常最直接的回答是一年 – 2011減2010不正是一年嗎? 正確的答案是半年。

    這不是腦筋急轉彎或吹毛求疵的問題,我第一個目的是要讓學生了解葡萄酒年份的意義,因為有些人還認為那是葡萄酒裝瓶的時間,事實上當然是葡萄採收的年份,這才能反應出該酒是使用好或較差年份的葡萄釀造,接著我就可以進一步強調好年份僅表示葡萄的品質較好,不能馬上斷定這瓶酒就是好酒,因為從葡萄到酒還需要經過人的技術與經驗,因而好年份的葡萄也有可能被普普的酒莊釀造成普普的酒,換句話說,葡萄酒年份僅是品質判斷的標準之一,我曾品嚐過不少年份較差頂級酒莊的產品,仍具有一定的水準,在天平另一端的則是一些好年份的低品質酒。

    圖 / Enya 提供

    另一個目的則是讓學生了解南北半球葡萄採收的時間不一樣,正好差半年,以北半球的產酒區來說,通常在8-10月間,取中間值的話,那瓶2010年份德國酒就是在2010年9月採收,南半球採收期是2-4月,2011年紐西蘭酒在2011年3月收成,兩者就相差半年。了解南北半球葡萄採收時間的差異後,我會建議如果去產酒區遊玩,去北半球當然最好在9月前後,南半球則是3月前後,如此才有可能看到結滿串串葡萄果實的葡萄樹,這種景觀與感覺當然比只看到光禿禿的枯樹來得愉悅多。

    請勿酒駕未滿18歲請勿飲酒

  • 【販酒偶記】不符合你味覺經驗的酒 不代表就是變質

    【販酒偶記】不符合你味覺經驗的酒 不代表就是變質


    紅酒男人 劉鉅堂

    徜徉玫瑰人生:葡萄酒為快樂之本

    在國內大飯店任職訓練工作10年後於1991年成立弗洛瓦股份有限公司,以銷售葡萄酒,主辦品酒會,美酒餐會,寫作,翻譯,講授葡萄酒知識等方式致力於葡萄酒的推廣


    葡萄酒相關學經歷

    • 1) 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Wine & Spirit Education Trust)文憑(Certificate)(1988年)
    • 2) 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Wine & Spirit Education Trust) 特優高級文憑(Higher  Certificate with Distinction) (1989年)
    • 3) 德國”德國葡萄酒學院”(German Wine Academy)文憑 (1989年)
    • 4) 法國農業部騎士勳章 (2002年)
    • 5) 法國食品協會(台灣及中國大陸),加州餐酒協會,德國葡萄酒台灣訊息中心, 晶華酒店, 中華航空,長榮航空等機構葡萄酒講師
    • 6) 長榮航空機上葡萄酒選酒顧問 (2003-2008)
    • 7) 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葡萄酒講師(2007-2017)
    • 8) 台灣侍酒師協會常務監事(2010-2014)

    著作,譯作

    • 德國葡萄酒 (1989)               
    • 加州葡萄酒 (1992)               
    • 法國的葡萄酒與烈酒 (1993)
    • 進入玫瑰人生:葡萄酒漫談 (1994)
    • 葡萄酒入門 (1996)               
    • 葡萄酒與健康 (1997)               
    • 法國葡萄酒翻譯字典 (與林裕森合編) (1998)               
    • 徜徉玫瑰人生:葡萄酒為快樂之本 (2006)               
    • 紅酒男人劉鉅堂14堂紅酒實用入門課(2010)

    審校

    • 認識葡萄酒 (1997)          
    • 葡萄酒購買手冊 (1998)          
    • 法國美酒完全指南 (2001)
    • 1976巴黎品酒會 (2007)          
    • 像達文西那樣喝葡萄酒 (2011)

    客人line了幾張圖片給我,包括酒標,斷掉的瓶塞,因瓶塞斷裂而需將酒倒入濾酒瓶,酒倒完後出現在濾酒瓶底的沈澱物等等,結論是說該酒也是不能喝,味道都變了,說「也是不能喝」是因為這是我給他的第二瓶相同的酒,上一瓶也說壞了。

    這瓶是Pichon Baron 1998年份酒,我立即的回應是「才1998年的酒通常不會這麼快變質,有沈澱物是正常,塞子開斷也常發生,能否把剩酒給我」,如果是其他一般酒莊的產品我可能不會給他如以上的回應,因為17年的瓶中陳年對於普通等級酒莊酒來說是應該過老,但那是Pichon Baron…! 事實上我也不會賣不確定能否陳年很久的老年份酒,這批Pichon Baron雖然不是剛進口而是私人收藏品,但也都是存放在酒櫃,因儲藏不妥而變質的機會應該不大。

    圖 / Enya

    因為客人說酒已倒掉,我只能如此回應:可惜,會不會你不習慣成熟酒的風味? 可來我的店再開一瓶,如味道一樣而我認為是正常,你再付我那瓶酒的錢。

    這位客人曾在澳洲求學,習慣新世界年輕酒的風味,平常常品茗好茶,最近開始想深入了解葡萄酒,於是我推薦他較成熟的波爾多紅酒。以往就曾有剛入門的年輕同好初體驗成熟波爾多紅酒時告訴我有水溝的味道,就如同你不常吃榴槤的話,每一棵榴槤都是臭的,重點是你要試過成熟酒,吃過榴槤,才能確定自己喜不喜歡這兩者的風味。如果你只吃過大賣場進口未成熟的榴槤,你還不算體驗過榴槤(可試試冷凍進口,在少數高級超市銷售的馬來西亞「貓山王」榴槤)。我讓客人來店再試一瓶的目的就是要確定那瓶Pichon Baron 1998是否「貓山王」,能否做為成熟波爾多紅酒的標竿。

    請勿酒駕未滿18歲請勿飲酒

  • 【販酒偶記】為了能夠比較 長命型酒也該在年輕時嚐一嚐

    【販酒偶記】為了能夠比較 長命型酒也該在年輕時嚐一嚐


    紅酒男人 劉鉅堂

    徜徉玫瑰人生:葡萄酒為快樂之本

    在國內大飯店任職訓練工作10年後於1991年成立弗洛瓦股份有限公司,以銷售葡萄酒,主辦品酒會,美酒餐會,寫作,翻譯,講授葡萄酒知識等方式致力於葡萄酒的推廣


    葡萄酒相關學經歷

    • 1) 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Wine & Spirit Education Trust)文憑(Certificate)(1988年)
    • 2) 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Wine & Spirit Education Trust) 特優高級文憑(Higher  Certificate with Distinction) (1989年)
    • 3) 德國”德國葡萄酒學院”(German Wine Academy)文憑 (1989年)
    • 4) 法國農業部騎士勳章 (2002年)
    • 5) 法國食品協會(台灣及中國大陸),加州餐酒協會,德國葡萄酒台灣訊息中心, 晶華酒店, 中華航空,長榮航空等機構葡萄酒講師
    • 6) 長榮航空機上葡萄酒選酒顧問 (2003-2008)
    • 7) 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葡萄酒講師(2007-2017)
    • 8) 台灣侍酒師協會常務監事(2010-2014)

    著作,譯作

    • 德國葡萄酒 (1989)               
    • 加州葡萄酒 (1992)               
    • 法國的葡萄酒與烈酒 (1993)
    • 進入玫瑰人生:葡萄酒漫談 (1994)
    • 葡萄酒入門 (1996)               
    • 葡萄酒與健康 (1997)               
    • 法國葡萄酒翻譯字典 (與林裕森合編) (1998)               
    • 徜徉玫瑰人生:葡萄酒為快樂之本 (2006)               
    • 紅酒男人劉鉅堂14堂紅酒實用入門課(2010)

    審校

    • 認識葡萄酒 (1997)          
    • 葡萄酒購買手冊 (1998)          
    • 法國美酒完全指南 (2001)
    • 1976巴黎品酒會 (2007)          
    • 像達文西那樣喝葡萄酒 (2011)

    「神之雫」這套日本漫畫應該快接近尾聲,因為所謂的12使徒酒都已揭曉,剩下的就是最頂級的「神之雫」酒。這套漫畫是頗值得一看,因為兩位作者雖然不是葡萄酒專業人士,所以裡頭偶有錯誤的地方(也有可能是翻譯錯誤),但這對姐弟是愛酒同好,描繪出的也就是愛酒人士的心聲與感受,有關他們的品酒經歷可看他們出版的葡萄酒日記。

    圖 / ENYA

    偶而重看「神之雫」,在第二集裡有一段描述喝Mouton 2000的經過,當時售價超過日幣壹拾貳萬元的本酒打開後並不像預期中那樣好喝,因而被形容成「虐殺胎兒」。從該書的版權頁得知出版時間是2005年,也就是說2000年份酒在瓶中陳年5年後就被打開飲用,「就像把還沒足月的嬰孩硬拉出來…喝下第一口的一瞬間就會覺得這麼做太殘酷了…」,這觀念我是有點不敢苟同。作者的意見是想建議頂級波爾多的「長命型酒」應該不要在酒太年輕時就打開飲用,可是我覺得應該有一個前題 – 如果你沒喝過該酒年輕時的感覺,為何不能打開一瓶感受一下? 我的意見當然也反應了一個對我們這些錢包不深的同好有點殘酷的事實 – 這類酒至少要買一箱12瓶,才能在不同階段開酒來享受它的風味發展,這需要多少銀子就不用多說。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只能像我一直在推廣並施行的辦法,即找同好分攤費用。最近剛好與其他六位同好分享了一瓶Mouton 2000,打開時有點被嚇到,因為顏色有點成熟的橘紅色,照理僅15歲的酒應該還年輕。開始品嚐時風味也不突出,因為每人只分配到一杯,各人就搖晃酒杯去醒酒,經過一段時間後複雜的風味慢慢發展出來,還是具有頂級波爾多紅酒的風範與架勢。我的結論是這瓶酒可能在儲藏上有點小問題,但Mouton 2000仍然屬於一款上佳年份的佳釀。

    請勿酒駕未滿18歲請勿飲酒

  • 【販酒偶記】講得一口好酒 不如喝上百瓶好酒

    【販酒偶記】講得一口好酒 不如喝上百瓶好酒


    紅酒男人 劉鉅堂

    徜徉玫瑰人生:葡萄酒為快樂之本

    在國內大飯店任職訓練工作10年後於1991年成立弗洛瓦股份有限公司,以銷售葡萄酒,主辦品酒會,美酒餐會,寫作,翻譯,講授葡萄酒知識等方式致力於葡萄酒的推廣


    葡萄酒相關學經歷

    • 1) 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Wine & Spirit Education Trust)文憑(Certificate)(1988年)
    • 2) 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Wine & Spirit Education Trust) 特優高級文憑(Higher  Certificate with Distinction) (1989年)
    • 3) 德國”德國葡萄酒學院”(German Wine Academy)文憑 (1989年)
    • 4) 法國農業部騎士勳章 (2002年)
    • 5) 法國食品協會(台灣及中國大陸),加州餐酒協會,德國葡萄酒台灣訊息中心, 晶華酒店, 中華航空,長榮航空等機構葡萄酒講師
    • 6) 長榮航空機上葡萄酒選酒顧問 (2003-2008)
    • 7) 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葡萄酒講師(2007-2017)
    • 8) 台灣侍酒師協會常務監事(2010-2014)

    著作,譯作

    • 德國葡萄酒 (1989)               
    • 加州葡萄酒 (1992)               
    • 法國的葡萄酒與烈酒 (1993)
    • 進入玫瑰人生:葡萄酒漫談 (1994)
    • 葡萄酒入門 (1996)               
    • 葡萄酒與健康 (1997)               
    • 法國葡萄酒翻譯字典 (與林裕森合編) (1998)               
    • 徜徉玫瑰人生:葡萄酒為快樂之本 (2006)               
    • 紅酒男人劉鉅堂14堂紅酒實用入門課(2010)

    審校

    • 認識葡萄酒 (1997)          
    • 葡萄酒購買手冊 (1998)          
    • 法國美酒完全指南 (2001)
    • 1976巴黎品酒會 (2007)          
    • 像達文西那樣喝葡萄酒 (2011)

    公司的前房東常笑我「學科高分,術科不及格」,我絕不反駁,因為只要上上課,讀讀幾本葡萄酒書,學科就及格,甚至可以當葡萄酒老師,可是術科不一樣 – 要花大錢! 已逝世的前輩Jeff以前說過沒有喝過數百種葡萄酒以上不要講酒,那時我還覺得有點誇大,但想想如果沒有經常喝好酒經驗的人,看著酒標可以根據學科知識侃侃而談,一旦盲飲,可能連那瓶酒是否高檔都分辨不出來。一位可能連基本知識都講不清的人如果每天都喝好酒,他就具備了所謂佳釀的標準,自然更能在盲飲時判斷酒的等級,這就是術科,經常能喝好酒也當然意味著需要花大錢。

    我現在只教葡萄酒入門課,目的僅僅是推廣葡萄酒,開發新的同好,結束後學生如果要求我開進階班,我的標準答案通常是開始多喝酒就行,不用上課。如果他們是葡萄酒業者,我會鼓勵他們去上專業課程,但消費者沒有必要,畢竟喝酒才是消費者學酒的真諦。有些學生以為我在開玩笑,事實上就是要他們加強術科,不要本末倒置,講得一口好酒不買酒喝的不是我要推廣的對象。

    術科需要花錢,可是喝一瓶跟喝一杯所追求以及能達到的目的是相同的,即該款酒給我們的品茗經驗,只是兩者的結果不一樣而已(喝一瓶應該會醉吧),也就是說沒有必要自己把一瓶喝掉,找幾位同好一起品嚐除了可分攤費用外,更能分享品酒心得。我的玫瑰人生餐會已是第322回(2021年2月舉辦),這餐會的主要目的就是找一些我想品嚐的酒,邀其他會友分攤分享,如果是為了賣酒,就不可能連續沒中斷持續近30年了。

    請勿酒駕未滿18歲請勿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