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即時

  • 「警察伯伯」你累了嗎

    「警察伯伯」你累了嗎

    朱珍瑤青年接棒

    大家好,我是桃園市議員朱珍瑤,大家可以叫我瑤瑤,於我來說,美麗不在外表上,展現美的方式是『自信』─ 我愛自己、保護自己,每一天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朱珍瑤:7年級、國民黨桃園市議員、政治/護理 雙學士、廈門大學台研院中外政治制度碩士


    撰文 / 桃園市議員朱珍瑤服務處 法扶諮詢律師 謝俊明

    最近連續發生幾件事件都和警察有關,不免讓人想問「警察伯伯」你怎麼了?

    事件一:松山分局黑衣人事件

    台北市警松山分局楊姓教官,於4月16日酒後與7名黑衣人發生衝突,躲回分局;對方共7人衝進分局一樓的中崙派出所叫囂,砸壞派出所電腦。

    該案經過6天後,分局想私了,毀損電腦的人未被法辦,楊姓教官也未被懲處,直到基層員警在靠北警察臉書專頁被爆出,分局才緊急召開會議討論,做危機處理。

    松山分局長林志誠赴北市議會備詢指出,因案發前一天正好停電,復電後監視器沒有重新啟動,沒有案發時畫面。

    而松山分局更於4月22日上演史無前例的「雙方道歉說明會」。

    事件二:中壢警分局音樂老師事件

    音樂老師詹小姐,於4月22日上午在桃園中壢後火車站一帶,準備趕去附近教室上課,中壢警分局警員巡邏攔查,表示因為「沒有見過她」,因此要求出示身分證,但詹小姐不願配合,雙方因此爆發口角,被上銬押在地上,最後還被帶回警局,後來被移送桃園地檢署,離開地檢署時,警員還嗆:「不爽嗎?去陳情啊!」

    警方事後表示,該區為治安要點,「看見陌生臉孔」,依法盤查。

    圖 / 百傳媒

    律師觀點﹕

    依據警察職權行使法第六條規定「警察於公共場所或合法進入之場所,得對於下列各款之人查證其身分:一、合理懷疑其有犯罪之嫌疑或有犯罪之虞者。」

    由條文規定可以明白,警察並非可以隨意濫權盤查,而是必須有「合理懷疑有犯罪之嫌疑」之要件,而依據報載中壢警分局警員巡邏因為「沒有見過音樂老師詹小姐」而加以盤查,顯然不符合法律規定之「合理懷疑有犯罪嫌疑」之要件,員警可能有違法之嫌,而事後中壢警分局卻只是說「看見陌生臉孔」,依法盤查,而並未說明「合理懷疑音樂老師詹小姐有犯罪嫌疑」之事實,而僅以「看見陌生臉孔」,依法盤查為理由,顯然不符合盤查之法律規定。

    從上述兩件案件,都和警方有關,松山警分局黑衣人事件,第一時間黑衣人未被警方依現行犯逮捕,也未將砸毀電腦的黑衣人依送法辦,事後更於松山分局上演「雙方道歉說明會」;中壢警分局音樂老師事件,警察僅以「看見陌生臉孔」,依法盤查為理由,而並非以「合理懷疑音樂老師詹小姐有犯罪嫌疑」而盤查,讓人不僅納悶「警察伯伯」你怎麼了?遇到自己人惹事「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遇到不相關的人就是「別人的囡仔死不了」?我們不僅要問,「警察伯伯」你所受的警察職權行使法等法律訓練是怎麼了?你忘記保護每一位人民的權益的初衷嗎?你忘記正當法律程序嗎?你忘記入警校時要保護人民合法權益之熱血嗎?你更忘記當身為警察都未能遵守盤查之法律要件,你又如何要求人民必須遵守「你所謂的盤查」呢?從新北警方天花板藏槍毒,到松山分局黑衣人事件,又再看看中壢警分局音樂老師事件,讓人不免要問「警察伯伯」你究竟怎麼了?

    撰文 / 桃園市議員朱珍瑤服務處 法扶諮詢律師 謝俊明

    圖 / 謝俊明 律師
  • 桃園圓山加壓站6月營運 滿足復興區千戶用水需求

    桃園圓山加壓站6月營運 滿足復興區千戶用水需求

    桃園自來水普及率約9成5,仍有約5%居民無法享受自來水,為解決復興區無自來水地區用水問題,市府協調台灣自來水公司設置3個加壓站,規劃將龍潭給水廠自來水先後送至內柵加壓站、頭寮加壓站、百吉加壓站、新峰加壓站及圓山加壓站,並持續推動偏鄉、原鄉、及客庄3大區的延管工程,其中圓山加壓站預定今(110)年5月底完工,6月加入營運,期許未來能讓千戶住戶受惠,達到用水正義的目標。

    圖 / 桃園市政府

    復興區大半區域被劃為水源保護區,卻無法享用自來水,非常不公平,因此市府建置49個簡易自來水系統,並每年編列約2,000萬元進行維護及巡檢,更曾獲原住民族委員會的肯定;然而考量枯水期水源不足的問題,且為提高原住民地區供水普及率,因此規劃透過龍潭給水廠及數座加壓站供應復興區居民用水,讓自來水與簡易自來水雙軌並行,滿足居民用水需求。

    過去曾親臨立法院說明河川治理、石門水庫疏濬、阿姆坪防淤隧道及送水到客庄、復興的必要性與正當性;同時由於原先設置的頭寮和百吉加壓站不足以供水至高海拔鄰里,因此以總經費1億5,000萬元,由市府協調取得土地,增加內柵加壓站、新峰加壓站及圓山加壓站,未來除了三民及澤仁地區外,亦可供水至霞雲、義聖及羅浮地區,完善復興區供水計畫,讓復興區3分之2的人口數皆有自來水可用。

    圖 / 桃園市政府

    市府也與水利署合作,每年約編列6,000萬經費推動沿線無自來水延管工程,目前已完成「澤仁里 1鄰自來水延管工程」及「復興區三民里12至19鄰供水延管工程(基國派)」,經費約6,476萬元,市府配合約4成經費,讓228戶居民受惠,未來市府將運用部分水庫回饋金,降低延管至羅浮、霞雲及義盛地區居民接管的財政負擔。

    因應缺水危機,目前上巴陵等7個部落水源下潛,部落簡易自來水系統供水困難,急需新的取水口及臨時水塔,因此市府原民局也積極協助復興區公所執行災害準備金申請作業辦理緊急搶修工程作業,並提供抗旱水塔予部落使用,解決旱期水源短缺情形。此外,由於復興區常涉及環評及水保問題,工程用地取得不易,因此市府也將簡易水土保持簽證核發授權予復興區公所執行,讓原鄉建設順利運作。

    照顧不分彼此,市府推動「桃原新政」,陸續實現用水、交通、通訊、金融正義,希望未來持續與中央部會合作,讓原鄉建設逐一完成。

  • 桃園基國派部落風雨球場啟用 提供居民休憩運動空間

    桃園基國派部落風雨球場啟用 提供居民休憩運動空間

    為了增加原鄉居民的活動空間,市府將天幕計畫推展至復興區,至今已興建包括角板山天幕活動場、高遶運動場、高義天幕活動場與今日啟用的基國派部落風雨球場等4處。基國派部落風雨球場啟用後,可提供居民運動、休閒、集會,以及舉辦各式活動的適當場所,是未來推動三民休閒農業區及觀光旅遊的必要設施,因此在未來二期工程,將研擬增設貨櫃屋、休憩處、地坪改善等,讓整體設施更加完善,以小小工程代表市府對原鄉建設的大大用心。

    圖 / 桃園市政府

    在他擔任市長後,於各行政區的活動廣場及球場,推動增建薄膜天幕或鋼構風雨球場的天幕計畫,深受市民喜愛,獲得很大迴響。市府也積極向教育部體育署爭取興建風雨球場經費,而在原鄉增建天幕尚需考慮水保問題及提高抗風係數,經費比平地天幕增加約4成,但建設品質依然有保障,市民可安心使用。

    針對復興區,除了已經有活動中心的里優先使用室內空間外,如果沒有良好活動場所的里,則會以天幕為規劃方案,以一里一天幕為努力目標,持續加強原鄉建設。另外,市府也會積極尋找適當土地,專案向體育署、原民會爭取興建泰雅運動場,規劃提供慢跑、球類等活動的綜合型運動場,讓原鄉孩子有地方運動,如果沒有適當的土地,市府則會以崁津運動公園為替代方案。

    圖 / 桃園市政府

    桃園復興區的基國派教堂是重要的觀光景點,且透過舉辦紅花節,行銷拉拉山水蜜桃等多元活動,推展地方休閒農業,成效良好。因此,市府也預計今(110)年5月舉辦第一屆「桃園繡球花季」,讓三民地區旅遊發展更興盛。

  • 桃園慈文國中足球親子盃 體現足球親子共學精神

    桃園慈文國中足球親子盃 體現足球親子共學精神

    桃園市慈文國中體育班足球校隊,24日下午在校園舉辦第一屆足球親子盃活動,在教練楊雅涵籌劃帶領下,原本足球隊強大後援家長們,也和孩子們一起下場踢球,感受足球運動的魅力,家長們紛表示,足球讓親子之間的關係更好更緊密,透過一起學習足球,孩子也更加願意溝通,說出自已心中的想法,感謝楊教練的推動,活動也在孩子與父母場上的揮汗較勁中歡樂結束。

    圖 / 百傳媒

    慈文國中足球校隊教練楊雅涵,接下訓練校隊的工作後,除了在球員球技的增進外,更強調球員自我學習能力的要求,球隊隊員比一般同學要更加努力,因為訓練會佔據部份玩樂時間,「自律」就是另一項要培養的能力,讓學業及訓練能取得平衡,唸體育班的學生,在體力、智力上更優於一般學生,才是現代體育班要追求的目標。

    圖 / 百傳媒

    教練楊雅涵表示,近年來在教導足球的過程中,更導入「親子共學」的作法,讓家長們參與、融入足球隊的運作,從一開始的後援團開始,到家長融入球隊的訓練,都是親子共學的宗旨中,讓球隊以後的運作,更加朝著目標前進。

    百傳媒總經理吳盈睫(右)贈親子盃活動前三名獎品 。圖 / 百傳媒

    慈文國中足球隊家長表示,運動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投資,運動不是學習生涯中惟一重要的是事,足球只是在學習過程中,提升身體素質及心理強化的因素而已,而且在楊教練的引導下,透過足球和孩子一起成長,是讓家長們最開心的事,希望日後能繼續下去,提供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的環境。

  • 桃園原住民部落大學65課程 兼具生態、文化、產業特色

    桃園原住民部落大學65課程 兼具生態、文化、產業特色

    桃園自升格後,產業蓬勃發展,桃園也成為原住民族定居首選城市。截至110年3月底,本市原住民族人口數達7萬8,037人,市府持續完善原住民族相關硬體設施,同時提升相關軟體建設。110年度市府挹注1,114萬元經費,協助原住民族部落大學開設65門課程,兼具生態、文化、產業教育特色。

    圖 / 桃園市政府

    市府今年補助原住民族部落大學經費,比去(109)年增加約304萬,創下歷年新高,今年部落大學分別核定上學期34門課程、下學期31門課程,合計開設65門課程,其中包含:文化探索類20門、生態環境類1門、健康照護類4門、產業經營類26門、資訊教育類1門、語文教育類9門、社區教育2門及職業訓練2門,相關課程資訊公布於原民局、部落大學官網、部落大學FB粉專,歡迎大家踴躍參與。

    圖 / 桃園市政府

    部落大學今年預計編輯2冊原住民族文史書籍,並培訓傳統文化族語編輯人才;此外,部落大學也將與桃園5所社區大學合作,包含手工藝文化及美學設計的融合交流,以及部落文化和各區產業文化交流,希望讓原民教育更加活化。同時規劃辦理文創設計、行銷策略、品質管理及財務管控等研習課程,希望將部落大學發展成為具特色的大學。

  • 桃園大廟「景福宮」遶境祝壽 祈福護佑家戶平安疫情退散

    桃園大廟「景福宮」遶境祝壽 祈福護佑家戶平安疫情退散

    景福宮為桃園大廟,每年舉辦的開漳聖王聖誕及中元普渡水燈繞境活動,已成為年度宗教盛事。為慶祝玄壇元帥聖誕千秋,景福宮今日舉辦遶境慶典及祝壽三獻法會,祈求玄天上帝保佑桃園家家戶戶平安順利,疫情早日退散。

    圖 / 桃園市政府

    景福宮主祀開漳聖王,由大溪仁和宮分靈而來,是全台將近六十座開漳聖王廟中香火最盛的一座。景福宮合祀的玄壇元帥則為南崁五福宮分靈崇祀。玄壇元帥本名玄武大帝,宋真宗時為避諱聖祖趙玄朗之名而改稱為真武,亦稱為北帝、真武大帝或玄天上帝,俗稱上帝公、上帝爺公、上帝爺,是著名的武神、戰神。傳說明太祖朱元璋曾獲真武大帝護佑而躲過敵兵追殺,於是登基後即下旨改建廟宇,重塑神像,獻上「北極殿」匾額,尊奉為玄天上帝,從此明朝各帝均奉玄天上帝為護國神祇,民間尊之為北極玄天上帝。黃秘書長特別向玄天上帝祈求護佑台灣疫情早日退散、市民平安、桃園大建設、大進步。

    圖 / 桃園市政府
  • 童演童語兒童劇《小木偶奇遇記》 中壢首場開演鼓勵孩子看戲學新知

    童演童語兒童劇《小木偶奇遇記》 中壢首場開演鼓勵孩子看戲學新知

    桃園市立圖書館響應423世界閱讀日,策劃15場多元閱讀推廣活動,其中「童演童語」嬰幼兒閱讀推廣活動,將巡迴全市13區辦理,今日以兒童劇《小木偶奇遇記》在中壢首站出發。鄭市長在現場與孩子們進行有將徵答活動,希望鼓勵更多孩子來參與活動,透過戲劇欣賞和闖關遊戲,學習新知識。

    圖 / 桃園市立圖書館

    桃園市立圖書館長唐連成表示,今(110)年「童演童語」嬰幼兒閱讀推廣活動將串聯節慶主題,於13行政區輪番上演,參加活動集點,還可兌換精美禮物。首場表演在中壢開演,邀請「蘋果劇團」以兒童劇《小木偶奇遇記》搭配闖關遊戲、借書贈書1+1好康、手作工作坊及有獎徵答等多項活動,帶領親子一起進入閱讀世界。另外,市立圖書館也特別規劃文學獎徵件起跑、講座研習、氣球展覽、新書分享會、繪本導讀及打卡贈獎等15場閱讀推廣活動,歡迎市民朋友踴躍入館參與。更多活動詳情,請至「桃園市立圖書館」官網查詢。

    圖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桃園客家桐花親子揭幕   鬧看桐花盛開綻放

    桃園客家桐花親子揭幕 鬧看桐花盛開綻放

     每年春夏之交全台油桐花輪番綻放,桃園的油桐花也進入盛開期,今(24) 日由客家委員會主任秘書廖育珮、客家事務局長黃傅淑香偕同立法委員湯蕙禎及鄭運鵬於桃園市客家文化館以桃園三大客庄茶為禮舉行祭天儀式,為2021桃園客家桐花祭揭開序幕,同時為新成立的親子探索館進行開幕啟用。

    客家委員會主任秘書廖育珮表示,桐花代表了客家精神及客家意象,是非常重要的客家慶典,桃園市有近90萬客家人口,桃園市政府致力於客家文化發展,感謝桃園市政府團隊用心辦理這次活動;今天的祭天儀式除了展現客家人敬天謝天的精神,也希望天公落水、解除旱象。

    圖 / 桃園市客委會

    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長黃傅淑香表示,桃園的桐花已滿開,桐花祭辦理與親子探索館的建置核心,都是為了將客家文化與在地生活進行有效結合。油桐樹過往曾與客家人生活密切連結,客家桐花祭以客家人文歷史為基底,期使每年的桐花祭不僅是賞花活動,也透過與祭典概念相近的節慶儀式感,傳達客家人敬天愛地精神,也藉此活動讓客家走入生活節奏中。同樣地,為了讓人們親近客家文化所打造的親子探索館,聚焦於社區親子,營造孩童可在傳統市集、餐廳等日常生活情境中,藉由扮家家酒的方式,誘使孩子勇敢講出客家話,進而加深族群認同,歡迎客家鄉親及大朋友、小朋友周末來客家文化館同樂。

    今年桐花祭規劃三大主題,「桐學上課趣」、「月桐音樂會」及「桐花嘉年華」,並結合桐花景點的休閒農業區,能讓所有年齡層的朋友都能在賞油桐花的同時體驗豐富客家元素。「桐學上客趣」主要在桃園市客家文化館舉辦,除了延續往年超人氣的活動—桐花唸謠,今年特別以表演的形式增加為8場次,報名隊伍超過30隊近300人,並邀請可愛的吉祥物ㄚ弟ㄚ妹擔任評審團。另外特展室推出的「油桐製物所」展覽,以油桐樹的一百種解構方式為創意發想,介紹客家族群對山林資源的物盡其用。在全新開幕的親子探索館,也規劃了3款結合情境與互動闖關遊戲,讓大小朋友能透過有趣的方式深入客家生活。

    圖 / 桃園市客委會

    「月桐音樂會」則是以山林景點為舞台,精選5條賞桐景點包含康莊休閒農業區十一指古道、三坑鐵馬道、東森山林桐花步道、虎頭山公園、桃園市客家文化館等,推薦給想追五月雪的民眾;還有現場演唱的輕音樂會、限量版桐花餐盒快閃店、似顏繪體驗、美拍沖印體驗等,民眾可現場報名參與。「桐花嘉年華」安排5場《禮讚山林》環境劇場,邀請知名劇團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於客家文化館、大溪區十一指古道、龍潭區三坑鐵馬道、楊梅區東森山林步道、桃園區虎頭山公園演出等地演出。

    詳情可至「桃園客家桐花祭」官方網站或粉絲專頁查詢。

  • 桃園健康促進優秀個人及團體 表揚6人5醫療院所

    桃園健康促進優秀個人及團體 表揚6人5醫療院所

    桃園市政府衛生局於今(23)日下午舉辦「桃園市109年度健康促進優秀人員與機構表揚活動」,為肯定並鼓勵各單位積極推動各項健康促進及預防保健工作,特別辦理優秀人員與機構表揚活動,受獎的6位醫事人員及5家醫療院所,服務領域從臨床、社區、學校及職場,照顧民眾從生育保健、嬰幼兒及兒童健康照護、早期療育、慢性病防治、癌症篩檢等全生命週期之健康促進及醫療照護。

    6位榮獲金擘獎的醫事人員分別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陳嘉玲兒童復健科主任於早期療育研究領域深耕多年,秉持「早期診斷,早期介入」原則,改變孩子未來;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徐文俊失智症中心主任於民國90年開設「記憶門診」,致力於失智症照顧,建構失智友善環境;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劉美玲護理長積極推廣癌症篩檢服務,針對困難陽追個案,永不放棄;怡仁綜合醫院麥建凱管理師深耕桃園社區據點,透過帶領活動及健康操,協助社區長者預防及延緩失能;國輝中醫診所王國輝院長,除積極推動中醫助孕養胎計畫,如遇高風險孕產婦亦轉介協助孕產婦順利生產;天晟醫院羅宥羢專員致力於推動社區及職場健康促進,並榮獲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促進「社區合作類」、健康職場創意金點獎等多項推動社區及職場健康創意競賽獎項。

    另外榮獲金萃獎的醫事機構則分別為林口長庚醫院以推廣衛生保健為使命,將醫療服務向前延伸至預防層次之健康促進;姜博文診所除致力於糖尿病患者照護,並推動社區預防及延緩失能,將預防保健推廣於社區;聯新國際醫院推動社區醫療,提升在地民眾健康與醫療照護水準;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以全人照護,走入社區巷弄,提供弱勢家庭及獨居長輩醫療服務;敏盛綜合醫院以在地關懷的理念,並透過201位志工主動投入社區,投入各項健康促進計畫的推動,建立與社區的夥伴關係。

    圖 / 桃園市衛生局

    此外衛生局表示109年度桃園市在聯合評估篩檢服務共有7家醫療院所,對於兒童發展的貢獻不遺餘力,並對疑似發展遲緩兒童完成聯合評估及早期療育,以支持並加強孩子的各項發展;糖尿病共同照護服務,計有127家醫療院所及本市衛生所組成照護服務網,其中27家單位獲得績優致力於提升糖尿病照護品質,計收案12萬7,761人數;針對影響國人健康甚鉅的大腸癌、口腔癌、乳癌及子宮頸癌等四項癌症防治,本市共有484家醫療院所提供四癌篩檢服務,共計篩檢37萬2,931人次,並針對1萬5,425個篩檢陽性個案追蹤,其中3家醫療院所於追蹤陽性個案完成確診方面表現優異,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桃園市政府衛生局感謝各單位無私的奉獻,共同為市民的健康福祉努力,健康促進服務是一項多元專業合作的成果,惟有各單位的互助合作,才能提供全人整合性健康照護服務,希望各單位能繼續保有專業服務熱忱及動力,共同攜手守護桃園市民的健康。

  • 楊梅故事園區「春日共好市集」 老樹下享美食看表演

    楊梅故事園區「春日共好市集」 老樹下享美食看表演

    楊梅故事園區訂於110年4月24日(星期六)上午11時至下午5時辦理楊梅春日共好市集,設19個攤位,有多樣甜點、客家美食等您來享用,在品味之際,一同欣賞極度銅管五重奏、丰太鼓及在地社區的精采表演。現場還有多項手作小物、茶席演藝、手部彩繪、客家花布鑰匙包DIY及客家醃菜體驗!歡迎市民朋友一起來在大樹圍繞的園區,歡喜度過精彩的一日。

    圖 / 桃園市文化局

    楊梅故事園區前身為「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群」,有張芳杰校長故居、小白宮及西照閭等3棟建築。自109年6月營運以來,以發揚張校長的創校精神,推廣客家與在地文史、藝文為主,積極與在地社群串聯,打造與民共有、共好、共享的藝文平台。為了豐富本次活動,桃園市政府文化局邀請楊梅上田社區發展協會、上湖社區發展協會、金龍社區發展協會及高榮社區發展協會等一同參與,展現在地社區能量。

    圖 / 桃園市文化局

    同時,訂於4月24日至5月2日於小白宮辦理「春日陶瓷聯展」,邀請楊梅陶藝家王崇信、呂連旺、杜吉豐、許春天、許德家、程逸仁、程語謙、楊治軍及葉士綺等人參展;張芳杰校長故居則設有常設展1檔,展出張校長創校精神及在地文史,歡迎市民朋友前來參觀。

    楊梅故事園區開放時間為每週三至週日上午10時至下午5時,免費參觀。客家花布鑰匙包DIY採線上報名,更多參觀資訊請至楊梅故事園區粉絲專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