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19 日

百傳媒

BAITIMES

邏輯的養成與媒體識別:數位時代的清醒之道

文/文揚

現在這個時代,手機幾乎是人體的一部分,資訊傳播的速度快得嚇人。通訊軟體串連了每個人,但也讓真假訊息魚目混珠。就像我觀察到的,長輩或朋友群組裡常常流傳著大量五花八門的訊息,有些根本是我一看就知道是 AI 做的假內容。他們會傳這些,是因為他們真心相信內容是真實的,而且覺得很重要必須分享,但在我這個旁觀者眼中,這簡直是數位時代每天都在上演的荒謬劇,看完常常讓人哭笑不得。

▲取材自永琦花藝生活館臉書粉專。

真正踏入社會後,我才發現「正常人」的比例遠比我想像的要低。我對「正常人」的定義很簡單:邏輯正常。出了社會,我深刻體會到有邏輯的人真的不多,但這也讓我學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道理,這就是我常說的那句名言:「能改變自己的,都是神;想改變別人的是神經病。」

一個邏輯正常的人,像我一樣,面對任何爆炸性新聞時,腦中會自動彈出幾個問題:「誰說的?證據在哪裡?這符合常理嗎?」然而,大多數人習慣性地選擇被動接收,他們的訊息處理路徑是直覺和情緒主導,而不是理性分析。如果一個訊息剛好迎合了他們的恐懼或既有觀念,即便那是一個拙劣的 AI 仿製品,他們也會將其視為「真實的鐵證」並立刻傳播出去。我覺得這不是智商問題,而是他們的心智模式還沒建立起在數位時代生存必備的「媒體識別」肌肉。

當我開始面對社會現實,不再是學校裡非黑即白的標準答案,而是複雜、多變且充滿非理性決策的環境時,我對「正常人不多」的感嘆便得到了印證。職場上的許多判斷失誤、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障礙,追根究柢都是邏輯鏈條出了問題。而更深層次的體悟,則是在於我的那句名言。

這句話讓我從對外在世界的批判,轉向對內在修養的關注。我意識到,如果我要花費精力去糾正每一個傳假訊息的長輩、去說服每一個邏輯不健全的同事,那會是一項極度內耗的「神經病」行為。我需要停止改變別人,開始改變自己。

養成邏輯,從來不是為了去改變這個世界,而是為了保護我自己不被世界的混亂所吞噬。媒體識別能力的提升,讓我能夠清醒地活在充滿幻象的時代。我們無法控制別人相信什麼或分享什麼,但我可以完全掌控我的接收開關與過濾機制。

因此,我認為在數位時代的生存之道,不是成為一個疲憊不堪的糾錯者,而是成為一個穩固的邏輯中心。我只需要像神一樣,專注於升級自身的邏輯系統,不斷打磨批判性思維這把利劍,保持清醒、理性和自洽。至於那些一眼假的東西,我就溫和地按下靜音或刪除鍵,把精力留給那些真正有價值、值得我去思考的事物。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