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允兒/綜合報導
台灣人口危機亮紅燈!根據國發會最新人口推估,2037年45至64歲的工作人口占比將超過五成,但這個時間點比起2022年的預估值提早了33年,顯示台灣勞動力老化速度遠超預期。少子化已不只是人口議題,更成為影響企業經營、社會發展與國家競爭力的結構性難題。近幾年部分企業因人力不足、營運成本上升而出現縮班、減班、延後招募等現象。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有6成2(61.9%)上班族了解公司提供的生育或育兒福利內容,但仍有超過1成3(13.2%)的人完全不清楚公司有哪些相關措施。若以性別觀察,女性了解程度(66%)明顯高於男性(55%),顯示女性在婚育議題上更具敏感度。

1111人力銀行極度重視國內少子化導致的缺工危機,攜手立委陳昭姿、立委陳菁徽共同主辦「少子化衝擊勞動力-友善生育翻轉缺工現況」公聽會,包括多位立委現身關心,同時還邀請產官學者共同探討「安心托育與教育資源分配」、「政策誘因與結構性思維」以及「友善育兒、企業文化推動」,力求在制度與實務間尋得平衡解方。
立法委員陳昭姿表示,台灣的出生曲線一直往下走,國發會做了很多調查很努力,但解決少子化刻不容緩,應該要更積極了解年輕人為何不生不婚,不要只是呼口號。立委陳菁徽表示,台灣人口逐年遞減,少子化就像溫水煮青蛙,如何建構友善職場環境,我們可以借鏡國外經驗,我們先從降低年輕人居住成本及育兒津貼來努力。
立委許宇甄表示,台灣長期存在房價高、婚育難、薪水低的問題,造成年輕人不敢婚不敢生,因此,政府應該重視這個問題,解決幸福職場的核心問題;立委洪孟楷表示,台灣已經57個月生不如死,身為雙寶爸對於這個議題特別有感,希望能與政府攜手打造友善育兒職場;立委張智倫表示,育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建議政府多推行社會住宅、提出政策,讓年輕人在育的方面給予幫助。
黃珊珊呼籲,政府積極鼓勵企業改善生育環境,提升生育友善職場的意願與能量;張啟楷指出,文化大學知名的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傳出將廢系,凸顯低薪環境問題。他強調,減輕生養壓力的關鍵在於改善薪資結構,讓年輕人的薪水能追上物價,才是真正的少子化解方;王育敏建議,成立「少子化專責辦公室」統合資源與評估成效。她指出三缺:缺長期政策規劃、育兒住宅政策不足、職場生育支持薄弱。呼籲建立監督機制,完善配套措施,打造敢生、能養、樂育的環境。

另外,立委葛如鈞強調,少子化的改善需從三方面著手:營造友善生活、友善生育環境和提供完善育兒支持與補助,讓家庭無後顧之憂。這不僅是政府的職責,更是國家投資;立委牛煦庭建議,企業可以規劃彈性工時、完善遠距上班的配套,有友善育兒的企業,相信也能改善缺工現況,政府也要加油;立委麥玉珍指出,政策不應只給補助,而要改善環境,推動彈性工時、減輕經濟與居住壓力,讓家庭願意生、安心養。
中華經濟研究院賴偉文博士認為,勞動參與率提高雖使勞動力總量增加,但勞動力之年齡結構老化,尤其是15至44歲青壯年勞動力的供給,受少子化影響而逐年減少,對勞力密集的產業將造成衝擊。日本與韓國近年陸續延長陪產假天數,並允許分次請領,強化父親在子女出生初期的參與;日本提供育兒津貼至18 歲,韓國則針對 0到1 歲提供高額補貼,集中支援嬰幼兒照顧關鍵期。國外經驗可以提供台灣參考。
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暨政策發展處副處長李宏文建議,政府應擴大育兒資源與稅務優惠,並整合教育、勞動與衛福體系,推動親子友善空間與彈性工時政策,借鏡韓日經驗,提升家庭支持環境;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系詹昭能副教授分享個人經驗,在校園中鼓勵健康戀愛、成立愛情教育研究中心等,且詹昭能也認為,「少子化議題」的核心其實應回溯到「不結婚」,也舉例約9年前就有相關調查指出,在大學校園中不談戀愛的比例高達4成,甚至出社會後、邁進適婚年齡,一有將近一半的高比例是「想婚卻找不到對象」,也直指「婚與不婚其實與教育息息相關」。
台灣生殖醫學會監事何信頤指出,少子化問題不在不想生,而是「不敢生、不能生」。他強調四點:其一,婦女產檢與育兒缺乏職場、政策支持;其二,試管嬰兒雖有補助,仍需更多假別與資源;其三,建議政府補助凍卵,並要求企業提供友善職場與育兒配套;其四,呼籲放寬人工生殖法規,納入同性伴侶、單身女性,讓所有有意願的人都能生育。
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研發專員江佩芯表示,致力於推動0到12歲普及式的公共托育服務,支持女性充分就業,並且推動創設彈性育嬰假,支持男性育兒,制度性的支持家庭雙薪育兒。倡議彈性育嬰假、雙親平等休假、公共托育請求權、0-6歲的連貫托育以及夜間托育服務,攜手創造友善育兒環境。
曾仲葳進一步分析,台灣少子化不只是年輕人不想生,而是環境讓人不敢生。若政府能結合企業的實際需求,提供誘因補助、托育資源共享,將有助於翻轉「生育=職涯墳場」的刻板印象。1111人力銀行總經理張篆楷表示,企業若只將少子化視為缺工問題,就會永遠追著人力跑,真正的關鍵在於創造一個敢婚、敢生、敢回職場的友善環境。
張篆楷也呼籲,少子化已是國安等級危機,政府應跨部會整合托育、教育與就業政策,並攜手民間企業共同推動友善職場文化,讓年輕世代「願意生」、「不怕生」,才能真正翻轉勞動市場的結構危機。另外,1111人力銀行希望從源頭解決少子化危機,即將推出「AI最適配」網站,幫助單身男女找到合適的另一半。張篆楷表示,現在的年輕人被稱為數位原住民,使用網路的時間很長,有時反而和真人聊天會「卡關」,因此AI最適配將提供AI模擬聊天功能,選擇自己的性別後,就會出現AI異性陪你暢聊,降低緊張感。
More Stories
搶攻多角化旅遊版圖 AFTEE先享後付攜手AsiaYo打造線上旅行社新體驗
2025竹南美食推薦|人氣攀升中 不可錯過摯麵室、佐佐日式煎餃等竹南好料
彰化景點|週末療癒新玩法 解鎖彰化田尾一日遊路線,森林樂園、霜淇淋、煮茶美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