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25 日

百傳媒

BAITIMES

「樂齡築夢園」營運長陳景星:點亮偏鄉樂齡 活出生命光彩

公益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社會邁入高齡化,醫療進步使平均壽命達80歲,但制度準備不足,尤其所得替代率偏低,許多長者退休後生活品質面臨挑戰。陳景星營運長於2019年一場慈善晚會上,便深刻指出此問題,並反思:退休後25-35年人生,如何不只是活著,而是活得更好?

這份省思源於他自身的經歷,陳營運長深知教育與社會關懷對長者的重要,尤其疫情期間母親因病獨自在家逝世的遺憾,更激發他投身偏鄉長者關懷的動力,他深信:「再偏遠的地方,都不該是被遺忘的地方;只要一個人還在那裡生活,就值得我們全力以赴」。

陳景星營運長受童綜合醫療社團法人之邀擔任演講者,推動「關懷臺灣偏鄉長者」計劃。

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理念,陳營運長創辦了「樂齡築夢園」,這個平台旨在為退休人士打造歸屬感社群,透過「健康、體力、腦力、活力、社會參與」五大面向,鼓勵終身學習,舉辦多元活動,讓長者保持活力,有尊嚴地享受晚年,並最終「造福社會與家庭」。

近日,陳營運長受童綜合醫療社團法人邀請,擔任「關懷臺灣偏鄉長者」計畫的年度公益大使,並接受古典音樂台FM97.7專訪,他呼籲社會大眾以「同理心」理解偏鄉困境,集結力量傳遞溫暖。他也指出,許多長者不願離家,社區關懷據點應開辦多元課程,讓長者在熟悉環境中身心更健康。他更受邀擔任台北市長期照顧關懷協會第五屆理事,持續為此貢獻。

陳營運長受邀擔任台北市長期照顧關懷協會第五屆理事。

陳營運長強調,樂齡生活應讓長者在興趣交流中找到歸屬,發揮潛能,實現自我價值,不再感到孤單,他希望建立溫馨包容的環境,透過多元活動提升長者身心健康與生活品質,鼓勵他們繼續追求夢想,閃耀光芒。

陳營運長與台北市長期照顧關懷協會同仁合影留念。

他的故事展現了將個人遺憾轉化為社會責任的承擔,希望喚起更多人對偏鄉長者的關注,傳遞「每一次關懷,都能成為長輩生活中的一盞明燈」的訊息。他堅信,主動關懷能減少孤獨感,促進長者心靈成長與自我探索。陳景星營運長將以真誠熱情、豐富經驗與鼓舞人心的故事,為「關愛臺灣偏鄉長者」注入強大力量,共同為長照貢獻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