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即時

  • 桃園嬰幼兒閱讀推廣活動 5/1國際家庭日齊聲說愛

    桃園嬰幼兒閱讀推廣活動 5/1國際家庭日齊聲說愛

    家是最好的避風港!桃園市立圖書館於5/1(六)下午1:30在蘆竹區南崁國小活動中心辦理「童演童語」嬰幼兒閱讀推廣活動-「打造我的Sweet Home」,將以國際家庭日為主題,由蘋果劇團演出《龍王法杖的秘密》以親子關係為出發,探討「手足」與「分享」的教養觀念,用輕鬆歡樂的方式訴說著愛與分享。現場搭配好玩的闖關活動及借書贈書等多項活動,陪伴大家度過充滿藝術與文化的週六下午。

    龍宮裡最驕縱任性的小龍女又發脾氣了!自從她的弟弟「小龍寶」誕生之後,就奪走了所有人關愛的眼神!不管是好玩的玩具、好吃的點心,小龍女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在市集上遇到一位奇幻魔法師,他告訴她,只要能將海龍王的龍王法杖偷出來給她,她就能施法讓龍王爸爸眼中變得只關心小龍女一個人!小龍女將法杖偷出來交給奇幻魔法師後,才發現大事不妙!原來他的真面目,竟然是馳騁於七大海最可怕的「章魚怪盜」!章魚怪盜得到法杖之後,攻擊海底龍宮……海龍王與章魚怪盜戰爭是否能平息?而小龍女是否能學會分享與友愛,跟小龍寶弟弟和睦相處呢?

    圖 / 桃園市文化局

    活動當天現場還有親子闖關活動,將設計三個關卡讓孩子與爸爸、媽媽組隊一同合力闖關,讓親子關係更緊密;借書贈書好康1+1活動將展出許多親情相關適合親子共讀的優質繪本,讓孩子與父母渡過充滿愛意的一天。

    桃園市立圖書館「童演童語」嬰幼兒閱讀推廣活動陸續還有12場次,參加活動還可以集點兌換精美禮物,參加越多兌換得越多,邀請大小朋友前來參與,更多詳細活動資訊請洽桃市圖官網,或洽蘋果市集藝文整合行銷有限公司02-29754400。

  • 2021桃園茶與陶藝術展覽 展現茶與陶交織美學

    2021桃園茶與陶藝術展覽 展現茶與陶交織美學

    桃園市有許多技藝精湛的陶藝家及藝術創作,而桃園茶在近年來,隨著製茶技術不斷改良、突破,茶葉品質越加提升,兩者各自精彩。本次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與農業局共同攜手主辦,於110年4月29日至5月16日在桃園展演中心1樓展場策劃辦理「陶色茶香 2021桃園茶與陶藝術展覽」,本次展出共42位陶藝家、8種本市代表性茶品,以2百餘件陶藝作品與民眾分享桃園茶與陶交織的生活美學。

    圖 / 桃園市文化局

    桃園具有得天獨厚的丘陵、臺地地理環境,提供茶葉俱佳的生長環境,所產的茶葉品質醇厚、遠近馳名;陶藝作品為日常生活器物的一環,也可融合多元的文化表現,結合陶藝、茶藝等當代藝術文化,展現多元活力豐富的文化實力。「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茶與陶的關係宛若光與影,相映成趣、密不可分。本次展覽邀請與桃園具關聯性陶藝家含徐興隆、簡銘炤、吳宗義、陳坤和等42位,近2百餘件精彩豐富作品,也與農業局一同主辦,展出本市代表性茶品,含楊梅區秀才茶、蘆竹區蘆峰茶、龍潭區龍泉茶等8種,推廣桃園在地茶品,亦透過茶席情境佈置與茶席展演與體驗,讓茶藝師與陶藝家以茶會友,分享創作心路歷程,期待桃園能成為各類藝文活動的交流與發展地,呈現更多元的生活美學,展現「藝術及生活,生活及藝術」的城市文化本質。

    圖 / 桃園市文化局

    4月29日至5月16日誠摯歡迎市民朋友們到桃園展演中心,一同欣賞樸實醇厚的陶藝作品、感受靜動態的複合藝術形式茶席的展演,亦本次茶席搭配茶點感謝郭元益糕餅博物館及手信坊霧隱城觀光工廠贊助。5月2、9、15日規劃陶藝、陶塑、茶席美學系列講座,分享陶藝文化技術、陶塑創作和茶席設計之美學經驗,讓參與民眾對陶與茶有更深入的了解;並於5月1、8日規劃DIY捏陶及製茶皂活動,讓民眾感受捏陶、製茶皂創作手作樂趣。展覽資訊歡迎上文化局官網或桃園有藝思FB粉絲專頁查詢。

  • 全國足球場地普及「千足計劃」 請你一起來連署+1

    全國足球場地普及「千足計劃」 請你一起來連署+1

    彭俊豪上場時間

    我是桃園市議員彭俊豪,2014年當選後一直致力桃園市建設與進步,每一天都當做球賽中的上場時間,把握每分每秒盡全力拿出最好表現,讓桃園未來更耀眼,市民生活更美好,請大家和我一起加油努力!

    彭俊豪:桃園市議會第一、二屆市議員、留學英國社會福利與公共政策雙碩士


    公眾政策網路參與平臺連結
    桃園市議會質詢影片連結

    中華民國足球協會副祕書長焦佳弘,為了足球運動的深度推廣,在「公眾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發起「千足計劃」,知悉我近日在足球事務上的努力,找上我協助連署,敦請請政府建置社區型足球場或複合式使用球場,目前已進入第三階段附議,需要附議人數5000人,但截至4月29日止,只有3363人附議,還需要1637人,由於附議只剩32天,為了讓連署過關,我希望足球運動人口或是喜愛足球的民眾,甚至只是單純喜愛運動的朋友,都能一起來連署附議,讓台灣的運動發展更多元、更蓬勃。

    圖 / 公共政策網站

    近年來全國基層發展足球相當興盛,從學齡前幼兒童到國小12歲前學童,都大量投入足球運動的學習,顯見足球運動帶給學童的身心發展益處,已經被大多數家長所接受,目前更是一種親子家庭活動的潮流,但是,政府卻看不到股力量,殊不知足球因應現代社會場地、人數的限制,早已發展5人制、8人制足球,只要籃球場的大小就可踢球,但公務部門單位沒能跟上現代足球發展,仍停留在需要大片草地的11人足球,不肯改變場地使用,讓大批足球人口沒有場地可用,實為可惜!

    圖 / 桃園市議員彭俊豪服務處

    桃園的足球發展也是我相當關注的議題,往往在與公部門現勘討論足球場地設置時,對於現行場地的多元運用,卻常常遭到公務部門在不理解的情況下,沒能妥善現有場地,尤其五人制足球在中壢其實是相當盛行,賽事活動也是相當活絡,在本期桃園市議會質詢時也有向我們桃園市體育局局長提出,桃園人口目前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各種球類運動需求也變得更多樣化,希望能重新盤點現有的室內外球類運動場地,找出使用率偏低的場域,並規畫多元化球類運動場所。

  • 2021桃園合唱藝術節 全國20隊伍美聲對決

    2021桃園合唱藝術節 全國20隊伍美聲對決

    桃園近年致力於推廣人聲藝術,每年舉辦「桃園合唱藝術節」以人聲競賽、音樂會及工作坊課程,透過各種方式深耕人聲藝術在桃園的影響力。「2021桃園合唱藝術節」日前公開「合唱大賽」及「阿卡貝拉大賽」決賽名單,共計20團隊伍晉級決賽,名單一字排開,從新生代到資深團隊,個個實力堅強,宛如一場跨世代的歌聲對決,精彩可期。

    圖 / 桃園市文化局

    「2021桃園合唱藝術節」人聲競賽的總獎金高達百萬,開放報名後即引發討論,高額獎金吸引全臺各地區的人聲團隊前來報名,經統計共合唱組31團、阿卡貝拉組31團,總計62團參與初賽。今年除了參賽組賽大幅增加,參賽隊伍的實力也旗鼓相當,讓初賽評賽評選時傷透腦筋;資深團隊的參與讓評審欣喜,而新「聲」團隊更讓評審驚豔,頻頻詢問工作人員「這團你們知道嗎?」、「他們是誰?」甚至說出「如果一直有這樣的聲音就好了」的評語。

    圖 / 桃園市文化局

    值得一提的是,在數十組參賽團隊中,有12組是桃園在地團隊,足見桃園在人聲藝術推廣的成果。其中有多名參賽隊伍的成員,過去也曾參與「桃園合唱藝術節」、「人聲城市」等推廣課程或計畫,也印證人聲藝術在桃園已經是人人可參與、可親近的音樂活動之一。 「合唱大賽」及「阿卡貝拉大賽」之決賽將分別於7月3日(星期六)及7月17日(星期六)下午2:00於中壢藝術館音樂廳舉辦,兩場決賽係免費索票入場,將於6月3日(四)開放觀賽線上登記,歡迎民眾踴躍參與。

  • 畢業季到來廠商求才 桃園5月8場徵才活動陸續登場

    畢業季到來廠商求才 桃園5月8場徵才活動陸續登場

    桃園市政府就業職訓服務處為了協助待業市民順利求職,將於5月配合各大專校院畢業季,以及即將於6月開幕的環球購物中心,陸續辦理8場徵才活動,希望讓待業及轉業民眾有更多工作機會選擇。

    8場次徵才活動總計邀請283家廠商、3所大專校院及環球購物中心共同參與,共計釋出9,200個以上職缺。包含環球購物中心及其進駐廠商,阿瘦實業、世界健身、屈臣氏、樂尼尼、鼎王、三井資訊、日月光、特力屋、柚子花花、漢來美食、富利餐飲、爭鮮、錢都國際餐飲、生活工場、安心食品(摩斯漢堡)、貳樓餐飲、海底撈火鍋、香繼光、亞洲藏壽司、王品餐飲、三澧企業、宜家家居等知名企業參與,現場更釋出服務專員、工程師、儲備幹部、保全員、業務人員、門市人員等多元職缺,其中更有廠商開出薪資為10萬元職缺積極獵 才,有興趣之求職者請把握機會前往面試。

    圖 / 桃園市就業服務處

    8場次徵才活動資訊如下:

    1. 5月1日(六)環球購物中心桃園A19戶外廣場(桃園市中壢區高鐵南路二段352號)10:00-15:00,28家廠商,1,000個以上職缺。
    2. 5月6日(四)健行科技大學(桃園市中壢區健行路229號)10:00-14:00,73家廠商,2,682個職缺。
    3. 5月12日(三)新生醫護管理專校(桃園市龍潭區中豐路高平段418號)9:00-15:00,66家廠商,1,288個職缺。
    4. 5月12日(三)觀音工業區服務中心(桃園市觀音區工業五路3號)13:30-16:00,15家廠商,600個職缺。
    5. 5月13日(四)開南大學(桃園市桃園區開南路1號)10:00-15:00,38家廠商,1,500個職缺。
    6. 5月14日(五)平鎮區公所(桃園市平鎮區振興路5號)13:30-16:00,24家廠商,800個職缺。
    7. 5月18日(二)桃園幼獅工業區服務中心(桃園市楊梅區獅二路2號)13:30-16:00,15家廠商,400個職缺。
    8. 5月21日(五)桃園區陽明公園市民活動中心(桃園市桃園區介壽路199號)13:30-16:00,24家廠商,1,000個職缺。
    圖 / 桃園市就業服務處

    為促進求職者順利就業,活動現場提供多種方案諮詢及登記,包含本市持續推動「桃園市青年安薪就業讚」方案,針對未滿30歲高中職以上畢業並設籍在桃園市的待業青年,受僱於同一事業單位滿6個月,最高可獲補助2萬1,000元。
    為鼓勵退休勞工重返就業市場,促進中高齡及高齡勞動力再運用,桃園市政府110年起推動「中高齡及高齡勞動力再運用獎勵計畫」,針對年滿50歲符合退休資格或離開勞動力市場逾3個月以上之中高齡及高齡者,經就業職訓服務處所屬就業服務臺及就業中心推介就業滿90日,即補助每人1萬元之就業獎勵金。

    歡迎有意尋職民眾把握應徵機會,至現場參與徵才活動。活動詳情請洽桃園就業中心03-3333005、中壢就業中心03-4681106、桃園市政府就業職訓服務處03-3386165,或至桃園市工作職職缺地圖 https://jobmap.tycg.gov.tw/查詢。

    另為因應新冠肺炎防疫,參加徵才活動者請配戴口罩,並配合活動現場防疫措施。

  • 摩里沙卡林木業反饋原鄉 直播公益募款巴崚國小校務建設

    摩里沙卡林木業反饋原鄉 直播公益募款巴崚國小校務建設

    摩里沙卡林木業「取之原鄉,反饋原鄉」公益募款第3季,將於4月28日下午14:00,於摩里沙卡林木業桃園龍潭廠舉辦,歡迎各位朋友蒞臨指導,或觀賞FB直播共襄盛舉,拍賣後全部所得,全額捐助「桃園市復興區巴崚國小」,專款撥付作為校務建設基金。

    拍賣品以列管之珍貴木材為主,均為林務局由原住民傳統領域內取得,藉由公開招標由本公司合法取得,均為珍貴稀有難得檜木、肖楠等。

    圖 / 百傳媒

    本公司繼達悟族獨板舟徒手環島贊助義賣,獲得熱烈迴響後,決定成立「取之原鄉,反饋原鄉」計劃,每年、每季各舉辦一場義賣募款活動,捐助對象均以偏遠原住民鄉學校為主,目前已完成泰安鄉「汶水國小」、復興區「光華國小」,二次成功的援助計劃,本公司基於社會責任、義務,往後將陸續每三個月執行舉辦。

    此次義賣募款活動,我們特地邀請台灣知名導演,偕同本公司計劃執行人員,深入復興區巴崚國小實地拍攝,並訪洽學校由「高理忠」校長,親自簡報募款所得應用計畫,期許這筆即將到來的善款,能夠改善學校欠缺之處。

    圖 / 百傳媒

    長期以來我們的募款計畫,深受網友們熱烈支持,除了以拍賣捐款以外,我們亦歡迎各式物資援助,幫偏鄉孩子們圓夢,謝謝大家對我們公司還有個人的認同與信任,讓這個計畫一直持續下去,謝謝大家再次感恩。

  • 雲門舞集《十三聲》到桃園 帶媽媽過另類母親節

    雲門舞集《十三聲》到桃園 帶媽媽過另類母親節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作品《十三聲》,今(2021)年4月於淡水雲門劇場首發3場演出,票券於開賣一週內旋即售罄,加演場次也全數完售,引發觀眾熱烈討論,台灣觀眾說:「《十三聲》不僅看得懂,而且還很過癮,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這場舞作不僅是拿來看也是拿來聽的!」外國觀眾更驚呼:「舞台上的聲音與身體樣態,都讓他連結到在台灣生活的日常,一定要到劇場『感受』這部作品。」5/8(六)及5/9(日)兩天下午14:30,《十三聲》將在桃園展演中心展演廳強力引爆。

    圖 / 桃園市文化局

    《十三聲》編舞靈感來自鄭宗龍聽母親敘述艋舺一位傳奇說書人。舊時大厝口廣場前的一位江湖賣藝郎,以忽男忽女、幼聲老嗓的一人劇團,詮釋古今佚事與鄉野趣談,所到之處萬人空巷,人稱「十三聲」。鄭宗龍以此描繪記憶中從小生長的萬華街頭風景,將生猛的身體語彙,斑斕的霓虹色彩搬上舞台。舞者或吟唱、或念咒、或嘶吼,在視覺與聽覺的感官衝擊下,演繹台灣庶民文化。藝術總監暨編舞家鄭宗龍曾以「用當下的眼睛,看見歷史的記憶」來形容《十三聲》,為讓觀眾更貼近編創脈絡,更拍攝創作溯源系列影片,從身體、聲音、色彩的不同角度,介紹如何將在地元素轉譯及呈現在舞台上,試圖為這個世代,找回被遺忘的文化記憶。

    圖 / 桃園市文化局

    《十三聲》編創團隊集結跨界音樂人林強,與鄭宗龍一起將宮廟中的咒師請進劇場,也遠赴恆春,採集滿洲婦女生活中世代傳唱的古調,將台灣土地特有的聲音帶進舞作。而獲出版設計界奧斯卡「金蝶獎」金獎的美術設計何佳興,在多次親訪艋舺後,描繪出生猛絢麗的視覺色彩。還有世界劇場設計大獎得主王奕盛,登上美國芭蕾舞雜誌《Pointe》的服裝設計師林秉豪,燈光設計沈柏宏,以及劇場鬼才蔡柏璋,聯手打造當代浮世繪。瑞典日報(Svenska Dagbladet)盛讚《十三聲》是「打動人心的作品。舞作視覺驚人,就像刷子沾滿黑色墨水跳動,接著將紙浸入彩色,最後閃亮霓虹燈大膽襲來。」

    走遍世界各國,孕育鄭宗龍成長的台灣始終是心中牽掛。今年鄭宗龍帶著《十三聲》巡演全台七城,5/8(六)及5/9(日)兩天下午14:30將在桃園展演中心廳演出。這部被外媒譽為「全面震撼感官的文化記憶」、法國觀眾大呼「彷彿跟著舞台上的演出又到台灣旅行一次」,台灣舞評用「太狂、太美、太狂、太爽」來形容,年輕觀眾聲稱「心臟被重擊的演出」的作品,期待桃園觀眾與世界一起看見台灣街頭故事。更多介紹可上雲門官網查詢。

  • 中原大學校園徵才 78家知名企業到場千人參加

    中原大學校園徵才 78家知名企業到場千人參加

    為協助廠商招募優秀人才,提供企業界與在校學生、校友及求職民眾間之良好媒合平台,中原大學於今日(28日)與桃園市政府勞動局就業職訓服務處合作辦理「2021年校園徵才就業暨實習博覽會活動」,於中原大學中央草坪登場,邀請78家國內知名企業到場,現場開出5,700個以上職缺。

    圖 / 桃園市就服處

    中原大學作為養成高階人才的重要基地,歷年為產業界培育優秀人才並受各界肯定,也勉勵青年學子,除了在課堂培養專業知識,更應利用本府推動就業及職訓措施厚植就業實力。本市110年延續推動「桃園市青年安薪就業讚方案」是桃園照顧年輕人的重要政策,針對未滿30歲高中(職)以上畢業並設籍桃園市的待業青年,經就業職訓服務處推介工作受僱於事業單位滿6個月,最高可領取21,000元之就業獎勵金,求才廠商也可獲僱用獎助10,000元,今年更將媒合職缺薪資提升至28,000元,青年就業薪資預期將更加提高,方案執行6年媒合效益已逾28,000人。為了協助青年順利就業,本府就業職訓服務處積極協助培訓青年職能及職涯規劃並建立正確求職觀念,如辦理求職防騙暨就業隱私宣導、大專青年學生公部門暑期工讀、職涯發展課程、青年職場實習等計畫。

    圖 / 桃園市就服處

    藉由校園徵才就業暨實習博覽會活動之舉辦,以達成企業與學生進行雙向交流與互動,提供多元求職求才,瞭解各種不同職場需求,培養並累積實戰經驗,以縮短畢業生尋職時間。

    為吸引眾多學子與企業面對面洽談交流,以利及早掌握職場脈動、展現自我優勢,讓畢業就業銜接無落差。本府就業職訓服務處,將陸續辦理逾百場徵才活動,歡迎有興趣的朋友準備好履歷,現場面試、順利就業!活動詳情可至就業職訓服務處網站亦可至桃園市工作職缺地圖瀏覽活動資訊。

  • 2021客家桐花季 特色超商文創商品優惠

    2021客家桐花季 特色超商文創商品優惠

    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與全家便利商店著手合作打造魯冰花便利商店,在去年(109)8月開幕,為全桃園第一間具濃厚客家特色的便利商店。店鋪內外結合客家吉祥物ㄚ弟ㄚ妹及趣味元素設計多處打卡亮點,讓來訪的大小朋友隨處可拍,並不定期辦理客語小小店長體驗活動,使小朋友藉此學習並親近客家文化。此外,全家魯冰花店還有獨家販售的客家文創商品,結合桐花祭進行限定優惠活動。
    客家局局長黃傅淑香表示,為朝多元形式推廣客家文化,每年將陸續開發設計具桃園客家特色之文化意象的日常用品,創造深具故事性的客家文創商品,讓客家文化能夠走入生活;為了有效推廣並增加行銷通路,挑選數款文創商品於全家魯冰花店獨家販售,也成功讓便利商店與客家文創互相有效結合。

    圖 / 桃園市客家事務局

    因應 2021桃園客家桐花祭活動展開,客家事務局與全家便利商店合作於桐花祭期間(即日起至5/16),推出客家文創商品限定優惠活動,只要消費滿399元就可以參加「桐花桐花幾月開。花開驚喜抽抽樂」活動,購買「桐花網美髮帶」限定商品加碼再獲得抽抽樂機會一次,有機會獲得HAKKA時尚沙坑遊戲組、桐花山神抱枕、桐花野餐墊及多款桐花祭限定文創商品。邀請民眾在桐花祭期間除了至龍潭客家文化館及周邊景點賞花,也可以到全家魯冰花店購買文創商品試試手氣。詳細文創商品優惠活動詳情及桐花祭相關活動訊息請上客家事務局粉絲專頁查詢。

  • 中大研究發現空污減少降雨 造成石門水庫蓄水不足

    中大研究發現空污減少降雨 造成石門水庫蓄水不足

    近來全臺水情狂拉警報,許多縣市面臨缺水危機,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研究團隊,利用NASA衛星與地面13年長期觀測資料,分析氣膠對臺灣北部秋季暖雲及降雨的影響,研究發現秋冬空氣污染可能會改變降雨特徵,成果刊登在大氣科學頂尖期刊(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王聖翔副教授指出,臺灣主要降雨來源為5到9月的梅雨與颱風季,雖然秋冬季降雨量相對較少,但對於水庫維持蓄水量相當關鍵。秋冬季同時也是空氣品質較差的季節,空氣污染不只會影響健康,也可能會改變降雨特徵。

     中大研究團隊透過整合地面細懸浮微粒PM2.5、氣象觀測(溫度、濕度、風向、風速及降雨量)及衛星觀測之氣膠與雲參數等資料,提出氣膠間接效應(aerosol indirect effect)的觀察證據。桃園地區人口聚集工商業發達,在空氣品質較為不良的秋季,暖雲特徵大多屬於薄且破碎 (暖雲係指雲內溫度高於攝氏0度以上)。在固定量的水氣條件下,當氣膠含量增加,會導致雲滴數量濃度增加、雲滴體積變小、抑制暖雲底部的降水,使雲的生命週期變長,意味著不容易下雨。

     搭配分析地面雨滴粒徑觀測資料,得到了一致的證實:污染日的平均日累積降雨量比乾淨日低了6.8毫米,之間的差異主要來自於小雨滴和中雨滴的數目及發生頻率減少,而大雨滴反而增加,但大雨滴所佔總數比例是較低的,降雨效率低,無助總降雨量增加。整體而言,空氣污染造成桃園地區雲與降雨特徵的改變,會間接影響到石門水庫的蓄水量。

     此篇研究的第一作者陳映潔,畢業於中央大氣物理研究所的碩士生同學,她當時為第一屆參與臺美U.S.-Taiwan Partnership for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簡稱PIRE計畫)的學生,於美國進行交換2個月,PIRE計畫為臺灣科技部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共同支持的計畫,臺美雙方分別由中央大學大氣系和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大氣科學研究中心主導,林沛練老師為計畫主持人,大氣系王聖翔老師為陳映潔的指導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