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人口快速老化,國發會預估,2025 年台灣將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然而,在多數家庭中,退休仍被視為「以後的事」,直到身心與經濟壓力真正襲來,人們才驚覺準備不足。
在長期關注熟齡族群議題的松鶴雅聚園,創始人兼雅易首席執行總裁陳易謙指出,台灣上百萬家庭的困境,不是收入不足,而是缺乏提前規劃。第一次推出「安本傳承計畫」後,他持續整理熟齡族群的真實需求。
11 月 16 日,陳易謙宣布:安本傳承計畫正式進入二次升級階段。此次升級重點不在規模擴張,而在內容深化,目標是幫助更多家庭在高齡化浪潮中,找到後半生規劃的方法。
陳易謙觀察到,許多五、六十歲的台灣人仍將人生重心放在孩子身上,但家人真正期待的,其實是「能照顧好自己、不成為負擔」的父母。
隨著台灣平均餘命延長,醫療與長照費用持續上升,少子化讓家庭支撐力下降。情感無法取代準備,傳統也無法抵抗現實,這已成為每個家庭必須面對的共同挑戰。
「退休不是離開職場的那一天,而是你第一次真正面對自己的人生。準備得越早,後半生就越不會將壓力推到家人身上。」陳易謙說。
多年來,他在雅聚園接觸過無數熟齡者:有人因健康亮紅燈而失去收入,有人背著房貸與債務步入晚年,也有人在五、六十歲失去伴侶,人生重心瞬間崩塌。但最讓他心痛的,不是困境本身,而是多數人並非不想活得好,而是不知道該如何開始。
陳易謙提醒,退休年限拉長、照顧者越來越少、醫療與生活成本持續上升,這已不只是財務問題,更是國家與家庭共同面對的生命課題。他強調,台灣不能再抱著「等到老再說」的態度,真正的轉變,始於每一個中年人願意跨出的那一步。
More Stories
澎湖海鮮小吃店 馬公老街隱藏版小管麵線 在地人也搶著排隊
苗栗竹南糕餅店三代傳承 用漢餅之美見證台灣世代幸福記憶
台中設計旅店大廳溜滑梯超吸睛 得獎無數國旅住宿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