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19 日

百傳媒

BAITIMES

廚餘禁令下的轉型風暴 廚餘生質能化為解方

產業中心/綜合報導

國民黨台中市議員邱愛珊、陳文政等,14日於議會總質詢時詢問市長盧秀燕,廚餘養豬禁令解除後,廚餘問題,台中市是否準備好了嗎?盧秀燕表示,地方政府統一蒸煮廚餘,確實可以確保蒸煮品質,但大量廚餘車在路上流動,到了養豬場,豬農不一定適時餵養,廚餘冷了會滋生細菌,因此台中沒有該規畫。另廚餘去化管道不是只有焚化爐,還可以評估其他方法,必須多管齊下。

環境部統計,台灣每日廚餘產生量約為 2115 噸,來源包括家戶的 1384 噸與餐飲、團膳業的 731 噸,目前的去化管道包括飼料化餵豬、堆肥、黑水虻養殖、以及做成生質能源,雖然目前部分縣市解禁可將廚餘餵豬,但目前推估,每日仍有數百噸廚餘的缺口,無法去化,許多縣市只能以焚化和掩埋作為緊急措施。

目前了解,包括桃園生質能中心、台中外埔綠能園區都能以厭氧資源化處理技術,每日去化百餘噸廚餘,只是去化時間較長。此外,造紙起家的永豐餘,強調能在4小時內,將廚餘轉變成沼氣發展綠電。永豐餘指出,獨家的厭氧共消化技術能在4小時內,分解廚餘裡90%的有機質,產出濃度高達83%、接近天然氣等級的甲烷,成為沼氣發電,大幅縮短傳統厭氧需 20–35 天的處理周期。

新屋沼氣發電圖 。永豐餘/提供

永豐餘表示,目前新屋廠與龜山ROT廠,現階段除了既有處理量能外,每日仍可增加承接至少 25 噸廚餘,可協助地方政府處理家戶廚餘,並將處理去化企業、超商、大賣場、百貨美食街等廚餘,不只快速去化,更無需花費能源蒸煮廚餘,能直接轉廢為能、社會安定做出貢獻。

永豐餘以自家培養出的厭氧菌種,將廚餘裡的有機物轉換成沼氣只需四小時 。永豐餘/提供

目前有不少豬農認為,如果不禁止廚餘餵豬,非洲豬瘟勢必捲土重來,要求政府關閉廚餘餵豬的去化管道。但目前約六成以上的廚餘,是高溫蒸煮後餵豬,如何去化則成中央與地方政府難題,目前業界普遍認為將廚餘生質能化,具有環境風險低且可穩定產生再生能源,未來更有機會成為台灣廚餘治理的主流模式。只是,雖然廚餘生質能具明顯優勢,但仍要面對如何在各縣市之間短時間內快速擴建設施、物流、地點以及與鄰里溝通等挑戰,要加速廚餘能源化,還需要政策大力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