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負能量釋放 大島健一
【從潛意識的角度看出軌:那真的是愛的背叛,還是心的求救?】
在這件事情裡,每個人都受傷了。
當所有人都在批評與評論,我選擇去看更深沉的那一層。
出軌,表面上像是愛情裡最簡單的對錯題,但在潛意識的層面,它往往是一場更深的「求救信號」。大眾看到的是激情、醜聞與背叛,而潛意識看到的,則是一個人內在的崩塌與補償。
許多人以為出軌是慾望失控,但更多時候,它是情感匱乏的延伸。
當一個人在關係裡長期得不到理解、認同或安全感,潛意識就會啟動「心理補償機制」——當現實中無法呼吸,他就會到別的地方尋找空氣。
那並非真的愛上了別人,而是逃離了被忽略的自己。
這樣說,並不是為任何人開脫,而是提醒:
出軌的故事從來不只是慾望,更是一種孤獨的證明。
在我的催眠工作中,我見過太多表面理性的人,在潛意識深處卻深陷「我不被看見」的焦慮。
而出軌,正是那份焦慮的具象化。
出軌者,其實是在透過「新的情感」重新證明自己仍然有價值。
他們往往不是想背叛誰,而是渴望確認:「我還能讓人心動」「我還值得被愛」。
這是一種極度矛盾的掙扎——渴望自由,也害怕失去;
享受被理解,也被罪惡折磨。
在潛意識層面,出軌者其實存在強烈的內在撕裂。
他們一方面追求刺激與自由,一方面又背負罪惡與焦慮。
這種心理衝突會啟動潛意識的多重防衛機制:
-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告訴自己「我只是太寂寞了」。
- 投射(Projection):指責對方「你也沒關心我」。
- 分裂(Splitting):在伴侶與外遇對象之間搖擺,切割兩種自我。
這樣的結構讓人活得很累,也讓出軌變成一場「短暫逃離現實的自我治療」。
可惜,它治癒的不是心,而是讓裂縫更深。
理智知道錯了,但潛意識卻仍貪戀那一口久違的氧氣。
這正是潛意識最擅長的——在理性崩潰前,為自己尋找一個暫時的出口。
而被出軌的一方,承受的痛並不只是「被背叛」。
那份心痛其實是一種自我否定——
「我是不是不夠好?」「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
「是不是我哪裡沒能讓他滿足?」
這些念頭在潛意識裡,會慢慢形成一個更深的信念:我不值得被愛。
所以在修復的過程中,我們不急著談原諒,
而是要先讓對方重新「相信自己仍然有價值」。
而在催眠治療裡,我們會讓個案重新連結那份「被愛的記憶」,讓內在重新穩定。
因為只有當潛意識重新相信「我值得被愛」,創傷的記憶才會慢慢鬆開。
至於第三者的角色,外界看似最不值得同情,但在心理結構中,往往藏著另一種空洞。
他們多半被「被需要」的感覺吸引。
那份被選擇、被依賴的幻覺,讓他們誤以為那是愛,其實只是自我價值的臨時補丁。
有時他們明知道這段關係沒有未來,卻仍捨不得放手,因為那一刻的自己,終於覺得「重要」。
從潛意識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對「存在感」的上癮。
三個人都在受傷,只是方式不同。
出軌者在逃避;被出軌者在懷疑;第三者在妥協。
但他們其實都在尋找同一件事——被愛的確定感。
這正是潛意識最深的驅動力:
即使明知道錯,也要用錯的方式去證明「我值得」。
如果把出軌放在心理的顯微鏡下來看,
它不是一場道德戰爭,而是一段情感結構的崩壞。
每一段出軌的背後,都有一個更早的傷口——
可能是原生家庭的匱乏、
長年累積的忽視,
或只是,一個人太久沒有被真實地擁抱。
我曾對個案說過一句話:
「出軌不是背叛他人,而是潛意識在告訴你——你早就背叛了自己。」
當我們忽略內心真實的需要,只剩責任與習慣在維繫關係,
那段感情其實早已半死不活。
而出軌,只是讓這一切被看見。
所以,出軌不是故事的開端,而是長期失聯的終章。
當我們看懂這一點,就能放下「誰對誰錯」的爭辯,
轉而問自己一個更重要的問題:
——「在這段關係裡,我從哪一刻開始,不再做自己?」
或許,那才是所有療癒的起點。
因為當一顆心懂得誠實面對自己,它就不再需要用背叛來呼吸。
出軌,不值得被浪漫化,也不該被簡化成道德問題。
它是人心在極限狀態下,對真實與自由的錯誤追求。
在催眠與心理工作的世界裡,我們不急著指責誰,
而是會問一句更關鍵的話:
——「這個人,究竟在逃避什麼,又渴望什麼?」
當我們能帶著這樣的眼光看待一段破碎的關係,
或許會發現:
愛的背叛,其實是心的求救。
而真正的修復,不是重新相愛,而是重新理解自己。
在這樣的事件裡,我不去論誰對誰錯,因為人心比劇本複雜得多。
催眠的工作讓我看到,每一次出軌背後,其實都是「潛意識的逃生行為」。
那是一種被壓抑太久的情緒在尋找出口,一種想被理解卻不敢說出口的求救。
我理解被背叛的痛,也理解出軌者的掙扎。
關係裡最難的,不是原諒,而是重新理解彼此的內在世界。
當人開始願意面對自己的潛意識,那才是真正的修復起點。
我是大島健一,國際認證催眠師。
多年來,我陪伴過太多在愛與混亂中迷失的人。
如果你正經歷相似的痛,不必急著原諒誰,也不必急著放下。
請先學會與自己的潛意識重新對話——
因為療癒,從理解自己開始。
加入百young生活,讓你心情每天更young!
More Stories
熟齡婦失婚 空白、麻木是自我保護
境內移轉投票 讓每一張選票都入匭
法律教室|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 到底誰在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