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22 日

百傳媒

BAITIMES

文字協談接住青少年的心 麥當勞攜手生命線陪伴Z世代

記者郭嘉 / 綜合報導

根據《經濟學人》最新研究指出 Z 世代焦慮與壓力過載的情形,儘管全台多所大專院校為此也自 2022 年起陸續推出「心理健康假」,希望讓學生能暫時喘口氣。仍有許多青少年在面對焦慮、孤單或課業壓力時,難以直接尋求學校輔導老師、心理諮商或精神科醫師的協助。根據生命線統計,青少年來訊的高峰集中在深夜至凌晨,但這些時段的志工人力僅有白天的四分之一。因此,生命線希望邀請更多夥伴加入線上服務,一起傾聽青少年族群那些不易說出口的擔心與焦慮。

國際生命線台灣總會與麥當勞於 10 月 8 日舉辦「青少年文字協談志工招募」說明會,盼補足夜間志工缺口,為年輕世代打造更完整的心理支持網絡。

為了打造更完整的心理支持網絡,國際生命線台灣總會啟動「謝謝你跟我說」青少年文字協談服務,隨著服務需求增加,夜間志工短缺成了迫切挑戰,因此,國際生命線台灣總會攜手麥當勞舉辦「青少年文字協談志工」招募在台北與新竹各舉辦一場實體說明會,這是該會開線三年來,首次對外公開招募學生志工,吸引許多對心理健康有興趣的學生與青年報名,展現新世代對「傾聽與陪伴」的關注與投入。

青少年多在深夜喊心聲  志工人力僅日間的四分之一

國際生命線台灣總會總會長許文德表示,近年青少年心理議題備受關注,台灣十大死因中雖然自殺僅列第十,但「青少年自殺」已攀升至第二名,顯示年輕族群需要即時的心理支持,他提到:「年輕族群習慣用文字表達,生命線希望能提供一個安全、匿名、被傾聽與理解的地方,3 年前啟動『謝謝你跟我說』文字協談服務」。

「青少年文字協談志工招募」說明會台北場現場氣氛熱絡,現場也邀請線上志工分享實務經驗與陪伴心得。

根據生命線統計,自 2022 年 10 月「謝謝你跟我說」文字協談服務上線至 2025 年 9 月,累計服務 5,824 人次,其中高達 82%為 13 至 29 歲的青少年與年輕族群,有四成僅向生命線傾訴,未曾對家人或醫師求助。求助高峰時段集中在晚上 9 點至凌晨 1 點,但深夜班的志工人力卻僅平時的四分之一,有鑒於夜間是來訊人數高峰時段,期待有更多夥伴加入,今年起,透過麥當勞的資源支持,期盼提升夜間專業人力與志工量能,一起陪伴更多的青少年族群。

「陪伴,其實不簡單。」生命線台灣總會主任陳萱佳指出:「服務需求不斷攀升,每日平均服務人次約 20人,最高單日達 81 人,上線即表達有自殺危機者自去年 42%上升至 49%。」她進一步說明,與其說文字協談是助人工作,倒不如說是一種「無論如何我都願意陪你一起」的承諾。對想加入生命線文字協談志工行列的青少年來說,除了要具備心理社工相關專業知識背景,也需學習如何用文字提供陪伴、傾聽與危機辨識能力,在完成 21 小時的文字協談培訓與考核後,亦須進行實務演練與接受定期督導等。陳萱佳鼓勵青年志工投入,網路世界也能夠有可信任的陪伴與傾聽,文字協談可以是網路世代的青少年在遙溫暖穩定的支持力量。

「青少年文字協談志工招募」說明會新竹場,吸引許多對心理健康議題有興趣的學生與青年參與。

「麥當勞在台灣陪伴大家超過 40 年,除了提供美味餐點和輕鬆的氛圍外,我們也希望透過支持不同的社會團體來回饋社會。此次,除了以專案方式支持臺大公共衛生學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的自傷防治研究,很高興能接觸到國際生命線台灣總會,從今年七月起,共同推動「謝謝你跟我說」青少年文字協談志工的招募。」麥當勞寇碧茹副總裁表示。未來將持續支持專業協談人力與學生志工的招募培訓,強化線上文字協談服務的穩定性。

文字協談提供青少年剛剛好的傾聽與陪伴

10 月 8 日招募說明會現場氣氛溫暖而真誠,報名加入志工團隊的在學學生聚集在台北新生麥當勞 ,聆聽協談培訓課程介紹,也有心理系學生利用課餘時間擔任志工,現身分享文字陪伴的心得與通過培訓心法。心理系學生楊同學表示,自己是透過「校園心理健康大使」途徑投入生命線志工培訓,並累積助人實務經驗,她分享,「每個個案都很不一樣」,助人必須因人而異,也讓自己在應對上更成熟。對於初入門的志工,楊同學建議要相信自己與生命線團隊的支援系統,保持「對文字字裡行間的敏感度」並養成記錄筆記的習慣,「如果隔一段時間沒上線,就翻開小筆記,能很快找回文字協談接線的感覺。」

「真正有效的陪伴,是讓對方感覺被理解。」

臨床心理師、同時也是「謝謝你跟我說」文字協談志工督導的黃揚文,以「如何與青少年對話」為題進行分享。他提醒大家在陪伴青少年時候,不需要急著給建議或想辦法解決問題,先耐心陪伴、真心傾聽,盡可能去理解青少年的處境,會比任何答案都更能讓青少年感到支持。黃揚文也勉勵在場志工:「每一則文字對話,都可能成為改變人生的契機。不要低估一則訊息、一句關心所帶來的力量。」

除了投入資源支持生命線「謝謝你跟我說」文字協談服務,麥當勞聚焦夜間專業協談人力與學生志工的招募與培訓,於台北、新竹等地餐廳舉辦「青少年文字協談志工」招募說明會,號召具社工或心輔背景的學生及年輕人參與,完成培訓後正式加入生命線的文字協談行列,為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網注入新能量。另外,也與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張書森教授合作,啟動為期三年的「自傷防 治:自助求助行動指引」專案研究。

台灣麥當勞有 2 萬 5 千多名員工,超過 7 成是學生及青壯年,源自對員工關懷與照顧的初心,麥當勞重視年輕世代心理健康,企業、學界與社福團體的三方合作,正逐步串起屬於年輕世代「溫柔防護網」,讓更多年輕的心在關鍵時刻被接住、被理解,也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品牌加入關注年輕世代心理健康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