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談曉泉/綜合報導
行動支付業者《街口支付》(JKOPay)近日遭爆料疑似外洩600萬筆用戶個資,包括用戶的ID、手機門號、身分證照片及銀行資料等機敏資訊都流到暗網,其中甚至涉及多位網紅與藝人個資;對此《街口支付》強調所有機敏資料皆採取進階加密防護,難以被詐騙集團再次利用。但此事件仍然引發各界關注與質疑,憂心資安破口將帶來危害。

街口支付600萬筆用戶個資在暗網外洩,消息隨即在《爆料公社》瘋傳,而臉書粉專《鎖綠鴨》重炮抨擊:「政府天天喊打詐,結果街口支付600萬筆個資疑似外洩,連身分證、銀行資料都流到暗網?這就是所謂的資安國家隊、防詐國家隊?政府單位花了幾十億做防詐廣告卻沒辦法管好金流跟資安,老百姓還是第一線受害者!」網友更直接酸:「口罩國家隊,疫苗國家隊,潛艦國家隊,XX國家隊,都有一個共通點,懂得就懂」

雖然街口支付對外回應指出,已公開資料中的機敏資訊均經加密處理,影像檔亦附有浮水印,難以被詐騙集團再次利用,但仍難解除用戶恐慌。經查,在警政署165打詐儀表板的詐騙案例中,確實不乏利用「街口支付」名義或平台來實施詐騙之手法,消費者也擔心懼怕這與用戶個資外洩有關。

根據警政署統計,9月份全台詐騙案件數為1萬4千多件,被騙金額超過67億元,平均每天有2億多的不義之財流入詐騙集團手中;非常諷刺的是,連「數位發展部資通安全署」的名義都被不法分子冒用,致電民眾聲稱「涉及違法情事,並要求提供個人資料或進行其他操作。」迫使資通安全署發表聲明澄清,提醒社會大眾切勿受騙。

新竹青年吳晧瑀表示,行動支付原是數位化進步與便利的象徵,卻在台灣成了資安漏洞的出口。政府高喊打詐、防詐,投入龐大預算宣導,卻連最基本的資訊安全都守不住。當民眾的身分資料在暗網流竄、個資變成駭客的商品時,所謂的「數位國家」只剩諷刺。若政府不正視資安根基,再多的轉型口號都只是空談。
More Stories
三商美福攜手伊甸基金會 陪伴視障朋友感受自然之美 用心看見無限可能
化身「世界旗袍皇后大賽」品牌代言人,陳惠珍用舞蹈與自信傳遞女性力量
苗栗地區10/15徵才 釋出700職缺 面試還能抽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