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百代/綜合報導
為因應我國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高齡與失能人口持續增加的趨勢,政府自「長照2.0」計畫推動以來,已成功建構一套優質、平價且普及的長照服務體系,從前端的預防保健、延緩失能,到後端的多元社區支持,提供包括專業照顧、交通接送、輔具補助及喘息服務等,廣獲國人肯定。
為進一步回應未來長照服務的多元需求與挑戰,並落實「健康臺灣」的施政目標,「長照十年計畫3.0」(簡稱長照3.0)將於民國115年正式上路。此計畫將延續2.0「以社區為基礎、以人為本、連續照顧」的核心精神,並以八大目標為推動主軸,旨在全面強化照護資源、家庭支持與專業銜接,最終達成「健康老化、在地安老、安寧善終」的願景。
長照3.0八大推動目標:
1. 健康促進: 致力打造社區共融照顧圈,廣布基層據點與各類長照服務,把預防保健、活力老化和延緩失能失智納入服務。未來,不分年齡的失智症者,特別是年輕型失智者,都能獲得共融服務。此外,聘僱外籍看護的家庭也能在核定額度內使用社區式照顧服務,讓整體健康照護網更完整。
2. 醫照整合: 強化醫療與長照的無縫接軌,透過在宅責任醫療網絡和「大家醫計畫」,整合在宅醫療、遠距醫療與安寧緩和醫療,並在病患出院前就完成返家照顧計畫,銜接健保急性後期照護(PAC)復能服務,讓醫療與長照體系的協作更具連續性。
3. 積極復能: 將服務對象擴大至不分年齡符合PAC收案的失能者,在出院前由個管人員與PAC團隊共同擬定長照計畫,以延續急性後期照護的黃金治療期,提升自主生活能力。同時,也將強化日間照顧中心的功能,導入多元服務與積極復能措施。
4. 提升機構量能: 強化中重度照顧,充實夜間照顧與夜間緊急服務量能,深化小規模多機能服務中心角色,增加夜間住宿與臨時住宿床位,並結合社會住宅等公私資源,布建長照資源於缺乏地區,縮小城鄉差距。
5. 強化家庭支持: 擴大提供住院期間的「住院共聘看護」補助,由政府與民眾共同分擔費用,減輕家庭經濟負擔,同時也將服務對象擴大至不分年齡的PAC失能者及年輕型失智者家庭,提供更多喘息時間。
6. 導入智慧照顧: 推動居家智慧科技輔具租賃制度,依失能程度即時調整合適輔具。同時,也計畫在日間照顧中心和住宿機構導入智慧科技輔具,提升服務對象的安全與自主生活能力,並減輕照顧人員的負擔。
7. 落實安寧善終: 鼓勵民眾提早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以尊重個人醫療自主權。針對特定疾病且達一定年齡者,政府將支付一生一次的免費ACP諮商,提升預立醫療決定的可近性,確保善終權益。
8. 人力專業發展: 透過優化照服員勞動條件、擴大外籍中階技術人力進用、鼓勵志工參與及婦女再就業等多元管道,逐步擴充長照服務所需人力,並推動照顧分級派工,以有效補足長照人力缺口。
「長照3.0」不僅是政策的升級,更是一項跨領域、跨部會、公私協力的重要社會工程。政府將持續整合資源,透過制度創新、科技導入與社區連結,致力讓每一位國人都能在熟悉的土地上安心、尊嚴地安老,共同打造一個「活得久,也活得好」的共好社會。
More Stories
小球迷熱血應援 中信兄弟盼鼓勵病友積極向前
泰皇冊封為特級僧階 法深法師升爵儀式分享法喜
中國信託反毒教育基金會十週年 號召闖關拾光島